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生姜[草本食同源中药名]
2024-07-11中医文化 836人已围观
简介生姜[草本食同源中药名] 生 姜(附:生姜汁、生姜皮、煨姜)。华夏宝典之中药学--发散风寒药。 药用: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处方用名:生姜。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入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生姜[草本食同源中药名]
生 姜(附:生姜汁、生姜皮、煨姜)。华夏宝典之中药学--发散风寒药
药用: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处方用名:生姜。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入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2.用于胃寒呕吐﹣﹣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
3.用于中鱼蟹毒、呕吐腹泻等症﹣﹣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此外,生姜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半夏、南星中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
生姜外用,又能用治疟疾,取生姜适量,捣烂,包敷于两膝盖处,于疟疾发作前四小时包敷,连续包敷数天,可截疟,如皮肤发痒须拿掉。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片至三片(每片约二分至三分),煎服。
【附药】
1.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2.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3,煨姜: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泻的功用,适用于胃腹冷痛、泄泻等症。一般用量为二片至三片,煎服。
[方剂举例】 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生姜、半夏,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吵不吵、心中愤愤然无奈者。
[现代报道】 成分:生姜含挥发油、姜辣素及树脂、淀粉等。挥发油中含姜醇、姿烁、樟烁、水芹烯、龙脑、枸橼醛及桉油醚等。姜辣素为黄色油状液体,具峻烈辣味,乃是结晶性姜酮及油状液体姜烯酮的混合物。
药理研究: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
生姜能抑制大鼠的蛋白性关节炎。姜的滤液在一定时间内和不同的浓度下,在试管内有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华武术在福建发展与传承
中华武术在福建发展与传承一、国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国术即中华武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创立、传承、交流、研发而形成具有世人所共识和推崇的又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防身健体之武术,誉称国术。早在原始社会中,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与生殖,必须人与自然斗、人与物斗、人与人斗。为了优殖而“争雄”(动物争雄而斗角)人类还要琢磨“新招”,制服对手,这叫“勾心”。在出土文物中有石器时期的石锛、石斧、石钺等。早期象形文字“争”字即武器上头有把刀,“斗”字即双方执着有枝叉的树木杆为对打武器,“新招”即武术刍形。据《吕氏春秋• -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221.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222.采菽】采菽采 -
闽江【福建的母亲河】
闽江【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是中国地理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77公里(中国国家地理的说法是541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闽江流域形状呈扇形,支流与干流多直交成方格状水系。水量丰富。年径流量621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632万瓩。南平以下是重要的水运通道,马尾是福州的内河港。闽江 -
惠安女[传统文化]
惠安女[传统文化]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而闻名海内外。因为她们奇特的文化,所以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其实惠安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