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壳子棍【甘肃省非遗】
2021-12-09武术文化 5331人已围观
简介壳子棍【西北棍术】 高世定,男, 1940年出生,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高家屲人,秦安壳子棍第八代传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壳子棍传承人。脸上有麻点,与人比棍时,棍法准、快、灵、狠(西北方言“吔子麻”),敢下手,干脆麻利,人称“麻世定”。 “南拳北腿、东枪西棍”是中华武术最精粹的概述,在西北棍术中的壳子棍可谓独树一帜,它朴实无华,内敛凝重,变化多端,实战效果堪称一绝。是流传于甘肃省秦安县高家屲一代的传统武术的独门棍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壳子棍【西北棍术】
高世定,男, 1940年出生,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高家屲人,秦安壳子棍第八代传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壳子棍传承人。脸上有麻点,与人比棍时,棍法准、快、灵、狠(西北方言“吔子麻”),敢下手,干脆麻利,人称“麻世定”。
“南拳北腿、东枪西棍”是中华武术最精粹的概述,在西北棍术中的壳子棍可谓独树一帜,它朴实无华,内敛凝重,变化多端,实战效果堪称一绝。是流传于甘肃省秦安县高家屲一代的传统武术的独门棍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多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壳子棍传人口传身教默默传承,才使得这门绝技得以保留。
在高家屲当地壳子棍也叫撒手棍,撒手既是功法练习也是实战棍法更是壳子间转换的便招,素有“要进高家门,撒手第一层”的说法。壳子棍是由六十六个壳子组成,其中双头壳子棍法21个,适合近距离实战,单头壳子棍法45个,适合远距离大场面实战,实战中单头双头相互配合灵活应用则可以达到战无不胜的境地。壳子棍重功法练习和实战打法属于内场棍法,所以历来在传授上十分保守,这也使得壳子棍最大程度保留了冷兵器时代的棍法实战绝技。
西北天水秦安高家屲壳子棍包括单头和双头两部分,单头棍适合远距离搏斗和大场地作战 ,而双头更适于近战和小范围搏斗。壳子棍的主要内容亦即棍术的精华棍有:“七克”、“八守”、“六凶”、“五绝”等棍及“十兄弟”棍。这些内容均包溶在六十六壳子当中。
壳子棍主要棍法有:
搬、扎、扭、扣、摆、压、劐、勾、撅、提、扫、卷、点、收、闭、洗、劈、塞、挑缠等二十种。
主要步型有:
弓步、马步、插步、丁步、开立步、半马步等。
步法有:击步、跟步、上步、退步、独立步、盖步等。
壳子棍的主要特点:
第一点
壳子棍内容丰富,攻守全面,集棍枪技击方法之大成。壳子棍分为练着壳子和打着壳子两类,但有些壳子练一致,有些壳子练用皆不同。
第二点
壳子棍易学、易练、易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在实战中瞬间变化奇绝。
据高增轩所言,其中有些壳子,只要给没学过武术的人教练(这类壳子棍很简单,只需五、六分钟即可学会)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能与有多年武术练习的人进行实战。此说虽有些许夸张,但从另一面说明了壳子棍的实用价值是相当高的,技巧是非常精妙的。
第三点
壳子棍是以六十六个成形的壳子一百零八棍法组成的。其每一壳子都是由几个棍法动作组成、短小精悍,最多的壳子只有十三个动作,一般只有三、四个,五、六个动作组盛开个壳子,练习时每个壳子可单独练、也可把几个壳子连起来练。
第四点
散打时每个壳子单独用,也可互相配合几个壳子一起用。壳子棍法所谓的“整学乱使”。在实战运用时以换手、调把、滑手、单双头三变为主要特征,长短互用、单双兼施,令对主难以应付。
第五点
壳子棍也叫撒手棍,每个壳子都由撒手开始,由撒手棍结束,所以撒手棍是壳子棍的基础棍法,实战时的应招、变招皆出自撒手棍,故此历代流传着“学会六十六壳子,棍棍皆由撒手起”、“学会一百零八棍,战时棍棍不脱空”这是对棍法变化多样,攻守兼备,出手有打及对撒手棍的重要性的高度概括。 编辑:自然浪步人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武夷大红袍功效作用
武夷大红袍功效作用功效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明目益思,轻身(减肥)耐老(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 -
形意拳大师李三元
形意拳大师李三元:李三元又名李福利,字永山,1914年10月生,山西省太谷县白城村人,祖籍河北通州三河县小务庄村。其父李胜对传统拳术极其精通,一生务农兼事保镖护院。李三元大师共有兄弟三人,长兄李福元、二兄李悦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时,李三元大师的父亲李胜随着其护院的温家家属(清嘉庆皇帝的老师温仓寿的后裔)来到山西太谷白城村,李家也就在山西太谷白城村定居下来。 -
谷精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谷精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谷精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带花茎的花序。 处方用名: 谷精草 谷精珠 移星草。 性味与归经: 甘,平。入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临床应用: 用于风热目疾、肿痛羞明、翳膜遮晴等症﹣﹣谷精草善于散风热,功能退翳膜,为眼科常用药物,对风热目疾、翳膜遮晴等症,常与菊花、桑叶、防风、生地、麦冬、赤芍、牛蒡子等配伍应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
端午节的考古研究
端午节的考古研究“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争论不休。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认为端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