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鲜生地[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5-09-13中医文化 367人已围观
简介鲜生地[草本植物中药名](附:生地) 华夏宝典之传统中药学:第二节 清热凉血药一生地。植物草本清热凉血药。药用: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生地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又称生地黄、干地黄、淮地黄。该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块根肥厚呈圆柱形或纺锤形,主要栽培于河南温县、博爱等地。鲜地黄经干燥加工成大生地后,可通过炒制或炭化等炮制方法改变药性。性味与归经: 甘、苦,寒。入心、肝、肾经。功效: 清热凉血,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鲜生地[草本植物中药名](附:生地)
华夏宝典之传统中药学:第二节 清热凉血药一生地。植物草本清热凉血药。
药用: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生地是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的干燥块根,又称生地黄、干地黄、淮地黄。该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块根肥厚呈圆柱形或纺锤形,主要栽培于河南温县、博爱等地。鲜地黄经干燥加工成大生地后,可通过炒制或炭化等炮制方法改变药性。其含梓醇、益母草甙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水苏糖、氨基酸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多糖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煎剂可降低血糖、改善心肌供血,水提物能抑制真菌活性。使用时需注意脾虚泄泻者慎服,忌与萝卜、葱白等同食。
处方用名: 鲜生地、生地黄、干地黄、淮地黄。
性味与归经: 甘、苦,寒。入心、肝、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
临床治疗:热病烦渴、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血热出血及阴伤便秘,阴虚发热等症。
临床应用:
用于热病热邪入营、舌绛口渴,或身发斑疹,或阴虚火盛、咽喉肿,以及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鲜生地泻火而凉血,气清质润,能清营血之邪热,并具生津作用。营热得清,伤津劫液之象可解;血热得凉,则血不妄行,吐妞可止,斑疹可消。故本品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的症候,常配合丹皮、赤芍、玄参等药同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 五钱至二两,煎服。
【附药】生地:本品即为地黄的块根,晒干入药,故又称干地黄。性味甘寒。入心、肝、肾、小肠经。功能滋阴凉血,适用于热病发斑疹、身热舌绛,或热病伤阴、低热不退、舌红、口干、唇燥,以及血热妄行等症。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
方剂举例:地黄煎(《证治准绳》):生地黄汁、生门冬汁、白沙蜜、酥,治小儿壮热心烦,卧不安。
清营汤(《温病条辨》):生地、犀角、玄参、竹叶心、银花、连翘、黄连、丹参、麦冬,治热病热入营血、高热神昏等症。
现代医学报道:
成分:含地黄素、甘露醇、葡萄糖、铁质、维生素A等。
药理:中等量对动物有强心作用,大剂量可使心脏中毒。此外,还有升压、利尿、降低血糖的作用。
按语:鲜生地甘寒多汁,略带苦味,性凉而不滞,质润而不腻,主要功用为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且能止血而不留瘀。配以玄参,则滋阴降火,用治咽喉肿;配以丹皮、赤芍,则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配以茅根、侧柏叶,则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配以鲜石斛、麦冬,则清热生津,用于热病伤津。
生地黄: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主要用于瘟病热入营血症;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诸出血症;还治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的阴虚症;对于阴虚肠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因本药寒滑腻滞,脾虚食少便溏及温滞中满者忌用。
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及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还可治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昏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等。因本药性质滋腻,易碍消化,在使用时易与健胃药和砂仁、陈皮等同用。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福州华林寺
福州华林寺【古建筑活化石】福州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东侧。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赐额“华林寺”。名臣李纲、张浚等均曾寓游于此。华林寺历经几多春秋,仅存大殿,后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 -
祭灶君[传统习俗文化]
祭灶君[传统习俗] 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文化,小年是中国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糖瓜)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 -
《诗经》国风·豳风
《诗经》国风·豳风【154.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 -
弹腿【传统武术-北腿】
弹腿【传统武术-北腿】 弹腿是中国传统拳术之一,也是传统武术中一种以腿法打击为主的古老拳术,配合各种手法、步法、身法所组成的中国传统拳术套路。此拳腿法快速屈伸踢出以击打力,如弹射之势而故名之,中华传统武术有“南拳北腿”的称颂,弹腿是“北腿”的代表。武林传有歌云:“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弹腿四只手,人鬼见了都发愁”,弹腿也被中华武林当作是传统武术腿功基础训练项目之一。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