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昆仑派
2019-11-20武术文化 2452人已围观
简介昆仑派(中华武术门派)昆仑派武术:是回族武术继承了中华武术的传统,同时在拳术、器械、对练等方面有独特的创造。回族武术以昆仑山为标志,称为“昆仑派”,与少林、武当、峨眉并称为中华武术的四大流派。是中华武术著名流派。昆仑派也是明末兴起的道教分支,其所在地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昆仑山。昆仑山连绵数百里,山峦幽秀,道术之士接踵前往修炼。昆仑派以山得名,自立一派。昆仑派为八大门派之一。世间所传昆仑派多为误传,事实上昆仑派并非来自西域昆仑山而是起源于古山东临清。故又称临清派。昆仑派不是以山命名而是以创始人昆仑
昆仑派(中华武术门派)
昆仑派武术:是回族武术继承了中华武术的传统,同时在拳术、器械、对练等方面有独特的创造。回族武术以昆仑山为标志,称为“昆仑派”,与少林、武当、峨眉并称为中华武术的四大流派。
是中华武术著名流派。昆仑派也是明末兴起的道教分支,其所在地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昆仑山。昆仑山连绵数百里,山峦幽秀,道术之士接踵前往修炼。昆仑派以山得名,自立一派。 昆仑派为八大门派之一。
世间所传昆仑派多为误传,事实上昆仑派并非来自西域昆仑山而是起源于古山东临清。故又称临清派。昆仑派不是以山命名而是以创始人昆仑大师的名字命名。昆仑大师系后周柴荣手下大将,柴荣驾崩时在外统兵,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昆仑大师明了时局为大义而适时归隐于古临清龙潭寺(此处今天在河北省临西县龙潭村)因当地战火不断,遂传授村民与僧众武艺,又因为当时世间武术多重视拳法而忽视腿法,故创立临清派系,以十路潭腿为主要功法。名列宋太祖十八家之首。昆仑大师在世时曾经把潭腿传授回族人。因此教门潭腿也是昆仑派一支。
昆仑派历史上高手众多,明武宗时曾经和少林换艺,得罗汉拳。少林自此有了潭腿。在满清时,因为参与抵抗运动,临清被屠,仅有五十几个僧众逃出。后隐藏于清王府中传承武术。直至清王朝灭亡,临清派才又在世间出现,已经传至第99代菊字辈。当今临清派掌门人,隋大师讳世国,得意弟子洁空汝大师讳继华。
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崇尚武勇是回族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几百年来,这一特点已逐步演进成了回族的民族体育传统和人文精神之一,至今仍被许多地区的回族群众保持并继续发扬。自古以来,凡回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习俗。如唐代以来,回族定居的西安,武术习俗未间断过,过去无论老幼,练武风尚很浓。南方回族也多好武和擅长武术,保持着回族的特色。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回族更是酷爱武术,世世代代相传。回族视习武为“圣行”,何足道为其中代表者。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武夷薰鹅[闽菜之一]
武夷薰鹅[闽菜之一] 武夷熏鹅起源于武夷山岚谷乡,是武夷山人都喜欢的家乡美味,熏鹅味道鲜美,带有一股烟熏的松脂香味。2008年武夷山岚谷熏鹅的制作技艺被评为武夷山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熏鹅制作工艺很讲究,选出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不肥不瘦,重量大约2~3斤的白鹅,宰杀雏毛洗净后用清水煮20~30分钟,煮至七八分熟时将鹅取出锅,沥干水分,再把辣椒粉小茴香等做成的特制香料酱均匀地抹遍鹅全身,然后将鹅固定好,放到专门的备有糯米、茶叶的烤箱熏制,熏至七八个小时,这时鹅肉融入了各种香料味,香气扑鼻,鹅皮金黄透亮 -
儒家
儒家[rújiā]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它担“天下教化之先声”,有“以一号百”的影响力。所设“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于各地积 -
黄瓜对人体的十三种好处
黄瓜对人体的十三种好处一、黄瓜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如果你很忙,没时间喝水的话来一根冰冰凉的黄瓜吧~黄瓜里有90%都是水,能够很好的很愉悦的补充你流失的水分哦!二、黄瓜可以排毒,黄瓜里的水分在你的身体里就像是一把扫帚来为你扫除身体里的那些欲望废物。经常吃黄瓜还可以溶解肾结石哟。三、黄瓜能补充每天需要的维生素,黄瓜里含有大多数你身体每天都需要的维生素:A,B和C。补充这些维生素能增强你的免疫系统,让你容光焕发。加上胡萝卜和菠菜的话更加强大哦。涂在皮肤上也是极好的,因为它含有每天需要的大概12%的维生素 -
崔士奎—又见国乐之人物
又见国乐之人物:崔士奎从北唢呐到南洞箫,一门古老的乐器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背后,有着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根脉。从山东到福建,他有独特的文化内含,崔士奎鲁派唢呐非物质文化遗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