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2025-02-23中医文化 682人已围观
简介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系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石。 【处方用名】生石膏 熟石膏 烟石膏。【性味与归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收敛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文献。
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之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系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石。
【处方用名】生石膏 熟石膏 烟石膏。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收敛生肌。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
2.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作用较强的石膏,配合凉血解毒的药物如玄参、丹皮、赤芍、鲜生地、板蓝根等同用。
3.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石膏能清泄胃火,故胃火亢盛引起的疾病,可配合知母、牛膝、生地等同用。
4.用于肺热咳嗽、气喘﹣﹣邪热袭肺,身发高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欲饮等症,可用石膏清泄肺热,佐以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平喘等品。
5.用于湿疹,水火烫伤, 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石膏煅后研末外用,治疗以上诸外科病,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常合黄柏、青黛或升丹等同用。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五钱至二两,打碎,先煎。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 石膏知母汤(原名白虎汤《伤寒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治阳明病发热大烦大渴、大汗出、脉洪大。
石膏熟地煎(原名玉女煎《景岳全书》):生石膏、熟地、麦冬、知母、怀牛膝,治热病烦热口渴、头痛、牙痛。
【现代医学试验报道】
成分:天然石膏的初步分析,悬浮液含硅酸、硫酸钙、氢氧化铝;溶液含硫酸钙、硫酸铁、硫酸镁。据报道,石膏在复方汤剂中含量大多数比单味石膏有所增加,石膏与一些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生物碱盐类等在水中同煎时可使其溶解度增加;与碱性物质、淀粉、粘液、胶质、蛋白质等同煎时可使溶解度降低;而脂肪油、挥发油、树脂、糖类、贰类、叶绿素等对石膏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药理: 石膏的水煎溶液,对家兔等实验性发热,有退热作用。有的认为石膏的水煎溶液内服后,经胃酸作用,变成可溶性钙盐,吸收入血后,对神经(包括体温调节中枢)及肌肉有抑制作用,并能减低血管渗透性,因而有解热、镇痉及消炎作用。
按语:石膏为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来洪大者,都可用寒凉的石膏以清热泻火。如与清热凉血药同用,尚能用治热盛发斑、神昏澹语等气营两燔的症候。
石膏善清肺胃热,如见邪热郁肺或胃火炽盛等症,均可使用本品。在临床应用时如配以知母,则清热泻火,可治阳明里热;如配麻黄,则清宣肺热,治肺热咳喘;配桂枝,则清热通络,治热痹肢痛;配细辛,则清热止痛,治胃火齿痛;配熟地,则清胃滋阴,治虚火牙痛;配人参,则清热益气;治热盛津气两伤。总的说来,大都是取它清肺凉胃的功效。
生石膏清热泻火,煅石膏(熟石膏)收敛生肌。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黄茶品种分类
黄茶品种分类黄茶中的名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远安黄茶、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等。黄茶品种海马宫茶海马宫茶产于贵州省大方县的老鹰岩脚下的海马宫乡。海马宫茶采于当地中,小群体品种,具有茸毛我,持嫩性强的特性。谷雨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一级茶为一芽一叶初展;二级茶为一芽二叶,三级茶为一芽三叶。 霍山黄芽茶霍山黄芽观产于佛子岭水库上游的大优坪、姚家畈、太阳河一带,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鸡坞、金山头;上和街的金竹坪;姚家畈的乌米尖,即“三金一乌”所 -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采摘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2、萎凋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3、烘干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4、保存 -
昂拳[地方拳种]
昂拳[地方拳种]:昂拳又称壮拳是广西一种本土拳术,拳术主要以强调拳,膝,肘,咬等并用,当地也称古壮拳、军拳。是在广西壮族地区的壮族武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骆越西瓯,壮拳也是古代狼兵军队训练用的武术。 -
中国武术各流派
中国武术各流派中国武术如同浩瀚大海,犹如一部经典的中华宝典深不可测,门派拳种,枝繁叶茂,穷毕业生精力能得其九牛二虎之一毛,已属不易。整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使武术爱好者对中国武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坦率的说,由于武术的神秘性,还有许多民间不外传的,所以不可能将所有门派(拳种)概括于本文之中。其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切望广大武林前辈武术爱好者朋友予以指正、补充。 一、少林派少林派是武术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技术流派。因以少林寺所传习拳械为基础形式,曾一度被民间誉为武林的“泰山北斗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