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藁本[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7-01中医文化 888人已围观
简介藁本[草本植物中药名] 藁[gǎo]本【药用】是一味解表药,被子植物门,木兰纲,伞形目,山芎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的根茎及根。藁本(Gǎo Běn)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处方用名】 藁本、川藁本、香藁本。 临床主治:用于风寒表证,巅顶疼痛,风湿痹痛。【华夏宝典/编辑部/】
藁本[草本植物中药名]
藁[gǎo]本【药用】是一味解表药,被子植物门,木兰纲,伞形目,山芎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的根茎及根。藁本(Gǎo Běn)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处方用名】 藁本、川藁本、香藁本。
临床主治:用于风寒表证,巅顶疼痛,风湿痹痛。
使用方法:藁本一般使用藁本饮片。可内服,也可外用。具体用药用量请遵医嘱。
用药须知:藁本辛温发散,故血虚头痛及热证忌服。【华夏宝典/编辑部】
植物特征:
藁本是伞形科、山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根茎发达,茎直立,圆柱形,具条纹,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轮廓宽三角形,小羽片卵形,边缘齿状浅裂,具小尖头,顶生小羽片先端渐尖至尾状;茎中部叶较大,上部叶简化。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线形,伞辐,粗糙;小总苞片线形,花白色,花柄粗糙;萼齿不明显;花瓣倒卵形,花柱基隆起,花柱长,向下反曲。背棱突起,侧棱略扩大呈翅状;8-9月开花,10月结果。
生长分布:
分布于中国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其它省区多有栽培。生于海拔1000-2700米林下,沟边草丛中。
炮制方法:
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临床应用:
藁本根茎可供药用,为中国传统药,散风寒燥湿,治风寒头痛、寒湿腹痛、泄泻,外用治疥癣、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本品用于外感风寒、头痛、以及巅顶头痛等症﹣﹣本品辛温升散,善达头之巅顶,有止痛作用,故临床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等配伍应用。此外,对于风寒湿邪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与羌活、苍术等配伍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现代用量:用法用量:3-10g,水煎服。
禁忌:
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方剂举例:
"羌活防风汤《活法机要》: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甘草,治感冒头痛。
相关配伍
1、常用治太阳风寒,循经上犯,症见头痛、鼻塞巅顶痛者,每与羌活、苍术、川芎等袪风湿、止痛药同用,如神术散。来源于《和剂局方》
2、治疗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每与羌活、防风、苍术等祛风湿药同用,如除风湿羌活汤。来源于《内外伤辨惑论》。【俞景耀医师/提供】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百家姓[传统蒙学]
百家姓[传统蒙学]《百家姓》,是中华传统文化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是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
长江水系构成
长江水系构成长江源头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区内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气温-4℃以下,气温低,植被稀疏,常年冻土广泛分布,动物种类简单,多为高原特有的种类,包括野驴,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长江源由北源楚玛尔河,南河当曲和正源沱沱河组成,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深处的可可西里湖,藏语意为“红水河”,全长约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经常 -
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志怪,就是记录怪 -
上乘梅花拳一代宗师—王鼎
上乘梅花拳一代宗师—王鼎上乘梅花拳一代宗师王鼎先生、号夏莲,(1882-1985)精通上乘梅花拳和传统武术,作为福州榕城武术界近代名人,我们深切地缅怀他。一代宗师王鼎先生,福建福州人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