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藁本[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7-01中医文化 970人已围观
简介藁本[草本植物中药名] 藁[gǎo]本【药用】是一味解表药,被子植物门,木兰纲,伞形目,山芎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的根茎及根。藁本(Gǎo Běn)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处方用名】 藁本、川藁本、香藁本。 临床主治:用于风寒表证,巅顶疼痛,风湿痹痛。【华夏宝典/编辑部/】
藁本[草本植物中药名]
藁[gǎo]本【药用】是一味解表药,被子植物门,木兰纲,伞形目,山芎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的根茎及根。藁本(Gǎo Běn)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处方用名】 藁本、川藁本、香藁本。
临床主治:用于风寒表证,巅顶疼痛,风湿痹痛。
使用方法:藁本一般使用藁本饮片。可内服,也可外用。具体用药用量请遵医嘱。
用药须知:藁本辛温发散,故血虚头痛及热证忌服。【华夏宝典/编辑部】
植物特征:
藁本是伞形科、山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根茎发达,茎直立,圆柱形,具条纹,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轮廓宽三角形,小羽片卵形,边缘齿状浅裂,具小尖头,顶生小羽片先端渐尖至尾状;茎中部叶较大,上部叶简化。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线形,伞辐,粗糙;小总苞片线形,花白色,花柄粗糙;萼齿不明显;花瓣倒卵形,花柱基隆起,花柱长,向下反曲。背棱突起,侧棱略扩大呈翅状;8-9月开花,10月结果。
生长分布:
分布于中国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其它省区多有栽培。生于海拔1000-2700米林下,沟边草丛中。
炮制方法:
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临床应用:
藁本根茎可供药用,为中国传统药,散风寒燥湿,治风寒头痛、寒湿腹痛、泄泻,外用治疥癣、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本品用于外感风寒、头痛、以及巅顶头痛等症﹣﹣本品辛温升散,善达头之巅顶,有止痛作用,故临床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等配伍应用。此外,对于风寒湿邪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与羌活、苍术等配伍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现代用量:用法用量:3-10g,水煎服。
禁忌:
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方剂举例:
"羌活防风汤《活法机要》: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甘草,治感冒头痛。
相关配伍
1、常用治太阳风寒,循经上犯,症见头痛、鼻塞巅顶痛者,每与羌活、苍术、川芎等袪风湿、止痛药同用,如神术散。来源于《和剂局方》
2、治疗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每与羌活、防风、苍术等祛风湿药同用,如除风湿羌活汤。来源于《内外伤辨惑论》。【俞景耀医师/提供】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第二章 泻下药
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第二章 泻下药 。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泻下药用于里实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三点:一为通利大便,以排除肠道内的宿食积滞及燥屎;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
药用功效之最【中华养生宝典】
药用功效之最清热解毒之最—金银花,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 重镇安神之最—朱砂;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芳香开窍之最—麝香; 清热之最———石膏;泻火之最———黄连, 降气之最— -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171.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
武夷岩茶起源
武夷岩茶起源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蒋叔南游记中有提到武夷山数处有见,如天心岩九龙窠(即有摩崖石大红袍三个字的一处,传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游岩一处、珠濂洞一处(也有入叫水谦洞),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游记和调查都没有交代清楚这几处大红袍更具体的地点、属哪个寺庙茶庄、是否是同一种或同名不同种、茶树特征是否一样以及品质如何。1941年林馥泉的《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一文中提到马头岩的磊石盘陀有大红袍的,而记录大红袍采制全过程的却是九龙窠大红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