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著名武术技击家万籁声
2021-10-23武术文化 4109人已围观
简介著名武术技击家万籁声武林泰斗,万籁声先生(1903-1992)是我国著名武术家、技击家、自然门一代宗师,也是饮誉南国的骨伤科医生.生前以"文,武,道,医,拳"五宝行世,以"信,义,侠,勇"四德立身.1920年考
著名武术技击家万籁声
武林泰斗,万籁声先生(1903-1992)是我国著名武术家、技击家、自然门一代宗师,也是饮誉南国的骨伤科医生.生前以"文,武,道,医,拳"五宝行世,以"信,义,侠,勇"四德立身.1920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业学科(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28年国术比赛在南京举行,26岁的万籁声艺压群雄被公推第一,有武状元的美誉。翌年,受两广总督李济深邀请,到广州担任两馆国术馆馆长,同行的有北派武林高手李先五,傅振嵩,顾汝章,王少周五人,这就是武林掌故中的五虎下江南。万籁声早年,先后随原北京永胜镳局总镖头赵鑫洲学少林六合门、南北大侠杜心五学自然门、江南第一腿刘百川学罗汉门及伤科、川西大侠杨畏之学药功及武功、随奇人王显斋,邓芷灵学道功、跟王荣标学骨科、苏恢元学周易。精通武术内外功、气功、药功、道功,骨伤医术。其融合六合门、自然门、罗汉门等精华,取儒,释,道,医,武之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万籁声武学".使武术技击提升到更高境界,2006年被载入《农大百年人物》,2008年万籁声武术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籁声、原名万常青,是南北大侠、自然门武术一代大师杜心五的传人。万籁声是湖北省鄂州葛店人,1945年定居福州。万籁声在解放前以武行世,改革开放后,以行医著书为生。万以"信、义、侠、勇"四德立身、并言传身教教导学生,桃李满天下为中华武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1903年2月21日出生于湖北鄂城县(鄂州市)葛仙镇(葛店镇)。13岁至北京入校读书,于此期间以醉心武术,欲寻访名师习艺,然因家中长辈督促课业甚严,未能遂愿。
1920(十七岁),考入国立农业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等职。
1920-1928,万在读书和任教的八年中,除了上课之外,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练武上。在校期间,曾拜杜心五,及精于沧洲六合拳与蟷螂手之清宫御前侍卫赵鑫洲为师,万称之为少林六合门。万籁声学了三年少林六合之后,再拜刘百川学罗汉拳,万称之为少林罗汉门,王荣标(祁家通背拳第四代,正骨医师)、杨畏之(少林)、等行意、八卦、太极、猴拳、劈卦、罗汉、南拳等各派名师。故除了擅长少林六合门之外,对其他拳术和枪棍等器械、无一不通。
1926年,万籁声之国学老师邓芷灵被任命为民大校长,不足两年便下台。
1927年初,万籁声在《北京晨报》发表了数篇文章。1928年,并撰写《武术汇宗》,笔名万籁声。
1928年到南京参加武术国考。(25岁)当时被广东省主席李济琛聘为广州两广国术馆馆长,李济琛下野,两广国术馆遭解散。从此万籁声在上海、河南、武汉、广西等地授拳为业。
1937-1945,抗日战争期间,万籁声得杜心五支持,先后任重庆中央训练团武术总教官、湖南国术训练所所长、广西大学体育部主任、永安体育师范学校校长,福建省等地学院体育教授等职。
1949,中共政权成立后,万籁声目睹国术衰微,毅然改行行医,和妻子张玉瑛在福州安家。但依旧习武练身,传授徒弟,并从事武术著述。后又陆续著有《原式太极拳图解》、《国术教本》、《药功秘》、《自然拳法汇宗》、《国际武术体育教范》、《国际技击武术教范》、《国际武术体操教范》、《国际气功武术教范》、《武术言论集》、《中国伤科》、《治平之道》等。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闽江【福建的母亲河】
闽江【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是中国地理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77公里(中国国家地理的说法是541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闽江流域形状呈扇形,支流与干流多直交成方格状水系。水量丰富。年径流量621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632万瓩。南平以下是重要的水运通道,马尾是福州的内河港。闽江 -
中国武林门派大观
中国武林门派大观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大观。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习云太《中国武术史》,拳种部分有46节计75种、器械部分有27节,可见其众多纷繁。事实上在我们上面谈到的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还有奇门武术门派如自然门等,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从有组织、有机构的角度来说,武林表现为门派;从武术的师承、特点的角度来说,武林表现为学种及套路。门派有更强的社会 -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药学--解表药之发散风热,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等的根或全草。 处方用名:春柴胡 软柴胡 南柴胡 细柴胡 硬柴胡 北柴胡 秋柴胡。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平、微寒。入心包络、肝胆经、三焦经。 功 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临床应用: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禁 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
三伏灸[时间医学】
三伏灸三伏灸即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国传统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也是中医传统养生宝典,具体做法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