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邓铁涛【国医大师】
2023-10-19中医文化 1151人已围观
简介邓铁涛【国医大师】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1916年10月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2009年7月1日,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邓铁涛【国医大师】
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1916年10月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2009年7月1日,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邓老于1932年-1937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历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市科委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医史学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家庭医生在线专家顾问等职。2019年1月10日上午6时06分驾鹤归西,享年104岁。
邓铁涛从事中医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60多年,对重症肌无力、冠心病、高血压、中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硬皮病及危重病的抢救等,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以中医脾胃学说论治临床各系统病证。1985年研制成功的中成药“五灵止痛散”获广州市科技成果四等奖,技术转让费5万元全部贡献给中国中医药学会振兴中医基金会。1991年,邓铁涛教授主持的课题《脾虚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中医药学界不易获得的奖励级别。“非典”时期,邓铁涛教授较早发表论着《论中医诊治“非典”》,为中医药防治SARS提供技术指导,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任命为抗“非典”专家顾问组组长,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抗‘非典’特殊贡献奖”。近年来邓老以90多岁高龄,仍不断探索临床新领域,与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合作,开展围心脏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大大提高了心脏病人对手术的适应能力,促进术后的康复。邓铁涛教授既重视理论又着力于临床,对中医理论有较高造诣,先后对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痰痰相关学说、伤寒与温病之关系、中医诊法与辨证、中医教育思想、中药新药开发、医史文献研究、岭南地域医学研究等,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论点,对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他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凝聚了对中医理论继承与发展的高度认识。他认为,中医五行学说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五行学说的核心是五脏相关,但是中医脏腑学说的发展,又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五行学说,因此他提出,现代应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换妆与质变。邓铁涛教授亦一直以五脏相关学说指导其临床,取得了显着成效。邓老是传统中医的泰斗,一生中医技术堪称中医的教科书,华夏中医宝典!

主要荣誉
1962年、1979年两次获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
1990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93年,荣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
2003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5年6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6年12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2008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治未病”工作顾问。
2009年7月,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2019年9月,邓铁涛被追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赵堡太极拳层次
赵堡太极拳层次武当赵堡太极拳第九代正宗传人杜元化在他的太极经典论著《太极拳正宗》一书中精辟地总结出修炼太极拳的七条规则:1、空圈。一势一势都练成空圆圈,即是无极,即是联。故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洼。如此做去,方为合格。2、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三者何以能直?细分之是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倒,不扭膀,不掉胯,自然上下成真。3、四顺。顺腿、顺脚、顺手、顺身,四者何以能顺?细分之是手向左去身随之去,腿向左去,脚亦顺之去。惟顺脚时,先将脚尖撩起,随势而动,切记不可抬高称动身之重点。4 -
自然武道
自然武道自然武道的理论基础总心法口诀: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自然武道拳理以《易经》、《老子》、《庄子》等儒家经典哲学思想为基础,受自然界万物间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变化规律所启发,其图像为○(读零)即是宇宙本体,有概括自然之意,自然武道功法之“环中要妙”俱在其中。自然武道以“道法自然”为依归,从有形练到无形,从有相练到无相。讲求无中生有,不讲着,不着相,以气为归,自然门武术学习初期以规定的练法,其根基以少林、武当为基功,六年后转入少林武当的中点的自然 -
《三字经》注释[完整版]
《三字经》注释[完整版]rézhīchū xìgběshà xìgxiāgjì xíxiāgyuǎ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 -
《诗经》国风·魏风
《诗经》国风·魏风【107.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108.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