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三伏灸[时间医学】
2021-11-01中医文化 2545人已围观
简介三伏灸三伏灸即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国传统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也是中医传统养生宝典,具体做法是根
三伏灸
三伏灸即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国传统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也是中医传统养生宝典,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上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的。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见的为三伏天-天灸。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前及之后也可以再进行加强灸,其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
中医针灸专家俞景耀医师说:通俗讲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中医认为,天人是合一的,在一年中最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三天(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此时通过选用特定穴位连续三次用一些辛温、温阳、逐痰、祛寒的中药膏剂进行穴位贴敷效果比较好。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极佳。于是三九灸历来是中医家用于强身健体、治疗疑难杂病的好方法。按照这种理论,三伏天的时间是不能随便变的。
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间,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明代李时珍于公元1518-1593年编《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
天灸疗法治哮喘的历史:文字记载是在清朝初期张璐著《张氏医通》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它是古代传统疗法。
天灸的作用原理
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西医研究发现,通过天灸疗法以后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加E玫瑰花结形成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血中噬酸性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含量下降,明显抑制机体的过敏状态,同时在促进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使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CAMP(血浆环腺苷单磷酸)的合成,提高CAMP的水平上,能有协调气道平滑肌的功能增强,能抵御风邪的侵入,起到预防的作用。儿童天灸,强身健体以及对疾病治疗的效果比成人更明显。
天灸适应症
凡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常年感冒者(包括儿童)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颈肩腰腿痛、过敏者等。对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平常虚弱多病而体质偏寒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伏天灸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群,目前三伏天开展的天灸是针对中医辨证虚、寒为主的人群,适应病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等。另一类是慢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等胃肠道疾患。
天灸禁忌症
急性发作期、发烧、咽喉发炎、一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时间内敷贴即会大量起水泡患、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等。
天灸注意事项
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皮肤出现红晕,这是正常现象,一般贴药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如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万花油。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偶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并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必要时去医院就诊。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并用温水洗澡,忌入冰室。
注意事项说明:贴药后有很小的机率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水泡、过敏、破损,由于天灸疗法本身是;发泡;疗法,所以这些反应是正常现象,如果确实需要治疗,中医专家表示可自行在局部涂抹烫三伏天灸伤膏,但费用需要自理。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国式摔跤与柔道和蒙古摔跤区别
中国式摔跤与柔道和蒙古摔跤区别中国式摔跤和柔道最明显的差异是:1.中国式摔跤除两脚外身体任何部位触地既被判输,柔道则不然,它有寝技,既倒地后的技术。2.柔道有反关节技术,中国式摔跤则不用。实战除外。相同点主要是在摔法上,名称不同但技术是一样的。中国式摔跤和蒙古摔跤有一些不同,中国式摔跤和蒙古摔跤,主要是规则不一样,一样是只要让对手的膝盖以上任何部位触地就算得分。但蒙古摔跤只能用手抓、抱对手上半身,也可以用绊腿,但不准手触对手腰部以下部位,因此抱腿摔、抱腰摔都不能用;而中国式摔跤更加全面一些,可以 -
生姜的妙用与临床效果
生姜的妙用与临床效果生姜(常用调味植物)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giberofficialeRoscoe)的新鲜根茎,高40~100cm。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 -
祭灶君[传统习俗文化]
祭灶君[传统习俗] 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文化,小年是中国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糖瓜)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 -
福州华林寺
福州华林寺【古建筑活化石】福州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东侧。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赐额“华林寺”。名臣李纲、张浚等均曾寓游于此。华林寺历经几多春秋,仅存大殿,后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