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刚柔流空手道源于福州鹤巢寺
2019-11-20武术文化 2408人已围观
简介刚柔流空手道源于福州鹤巢寺据福州史志专家林伟功先生考证并经权威部门确认,“刚柔流”的创立者东恩纳宽量在清朝光绪年间,曾到福州拜鸣鹤拳宗师谢如如为师,学艺三年,返日后将鸣鹤拳的拳法加以创新发展,创立了空手道最大流派“刚柔流”。日本武术界近年来曾多次组团来榕寻根认祖,有力地促进了中日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据有关资料和民间调查表明,这种渊源关系还可追溯到更早。福州鸣鹤拳的创立者谢如如曾师从罗汉拳名师“盘屿八”——林达崇,后来他又观察鹤的活动姿势,从中得到启发而创立鸣鹤拳。鹤拳是南拳百花中的一枝
刚柔流空手道源于福州鹤巢寺
据福州史志专家林伟功先生考证并经权威部门确认,“刚柔流”的创立者东恩纳宽量在清朝光绪年间,曾到福州拜鸣鹤拳宗师谢如如为师,学艺三年,返日后将鸣鹤拳的拳法加以创新发展,创立了空手道最大流派“刚柔流”。日本武术界近年来曾多次组团来榕寻根认祖,有力地促进了中日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据有关资料和民间调查表明,这种渊源关系还可追溯到更早。福州鸣鹤拳的创立者谢如如曾师从罗汉拳名师“盘屿八”——林达崇,后来他又观察鹤的活动姿势,从中得到启发而创立鸣鹤拳。鹤拳是南拳百花中的一枝。它经过历代武术前辈的实践和总结,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流传至今已演变为“宗鹤”(即宿鹤)、“鸣鹤”、“飞鹤”、“食鹤”(即朝鹤、又名痹鹤)四大鹤拳。据调查,“盘屿八”原名林达崇,福州市郊仓山区盘屿乡人(今红星农场),因在同辈叔伯兄弟里排行第八,声名远播后被外乡人称为“盘屿八”。他年轻时拜仓山区高盖山鹤巢寺住持清定和尚为师,学少林罗汉拳。清定和尚据说是泉州人氏,拳术高超,兼擅骨伤医术,在山寺住持之余,常在福州至湾边要道上的白鹭岭挂单行医。师徒住处相距步行不到30分钟的路程,相互交往十分亲密。林达崇深得乃师真传,武艺高强,膂力惊人。相传其兄建房时,一块要多人才抬得动的六七百斤重的长廊石,他夹在腋下奔走如飞。迄今仍留存着当年因他太高放下而断为两半的一块长廊石。他嗜酒海量,能喝一坛米酒而不醉。冬日里下着雪,他只穿一件薄衣,也不畏冷。
关于林达崇与别人较量的事例尚不多见,民间只盛传他的一件轶事:某日他到凤岗里山东岭作客,因亲戚与透浦村民的小纠纷而直言,遭透浦大批人马的持械围殴。他赤手空拳打倒多人,最后见寡不敌众就从对方阵中抓过两人却挡在身前,结果他只背部受棍伤,而那两人却被己方的棍棒打得奄奄一息。透浦人把伤员送赴白鹭岭清定和尚诊所,清定和尚一看便知是他的高徒所为。返寺时先到林达崇家通知其家人,要达崇连夜上山找他疗伤。达崇天黑到家闻讯,知道瞒不过师父,只好遵命连夜上山听从师父安排,由此可见其师徒关系密切和相知的程度。
林达崇逝世后,子裔尚绵延五六代人,到抗日战争时绝嗣,今仅余侄辈继嗣。其拳谱惜在文革中散佚。其墓原在高盖山南麓的龙阜,因建机场,后迁至鹤巢寺附近的山头,墓地和墓碑尚存。高盖山鹤巢寺位于高盖山西段南坡的山谷里,文革中被毁。1985年,乡人多方集资重建,现初见规模,由76岁林妙修老尼主持该寺。高盖山鹤巢寺先前寺周围白鹤甚多,故以“鹤巢”为名,寺里亦以鹤形石为主要象征。谢如如在创立鸣鹤拳之前,是否到过师祖的鹤巢寺,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清定和尚是否确为泉州人氏?与相传毁于清初的泉州南少林寺是否有什么渊源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倘能探寻清楚,将对弘扬福州乡土文化起到促进作用,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产生积极的作用。
空手道“刚柔流”曾组团来福州鹤巢寺认祖归宗。据查,泉州南少林寺在清初毁于官府围剿,寺内僧侣流离失所,少林四武僧铁杖、铁鞋、铁柄、铁珠亦在其中。四僧之一的铁珠身怀龙桩(龙拳)和罗汉拳逃到福建福州,故龙拳和罗汉拳也随之传到福州。铁珠和尚避难至福州市仓山区高盖山的鹤巢寺里,后将罗汉拳传给寺里的僧人,也传给了清定和尚,清定又传授给爱徒林达崇。我的姐夫林根土(盘屿乡人)是林达崇的后裔,他将该拳法传给了我。而谢如如曾向林达崇学罗汉拳,后受到白鹤衔理羽毛形态的启发而创鸣鹤拳。因白鹤善用翅抖弹,常发声,以声助力,故有“鸣鹤”之称。东恩纳宽量受了鸣鹤拳刚柔相济的启发,创立了日本空手道的最大流派“刚柔流”。鸣鹤拳拳论中云“刚柔相济定心神”。一种拳法只有刚劲是不行的,只有柔劲也不行,必须刚柔俱备,刚柔相济。鸣鹤拳拳诀云:“鹤法全靠摇宗手”。鸣鹤拳中手法和身法的变化方式称为摇,摇为柔;内身发出一种极其刚强有力弹劲谓之宗,宗为刚。刚柔相济是为正宗 在技击上过刚的手法称为硬手或坏手,过柔的手法称为软手。从攻防上来说,过刚易被柔克,过柔易被刚制。在刚柔之间要求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透达。柔应不松、不软、活泼不滞、变化万千,即鸣鹤拳所要求的“摇”。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技击时就能“触即变、发如箭”,当你一接触到攻击时,就应善于观察其攻势,即时变化自己的手法击败对方,“吞吐浮沉君须记,刚柔相济定心神”,日本空手道的最大流派“刚柔流”即取鸣鹤拳的“刚柔相济”之拳诀而享誉日本武术界。而“刚柔流”的不少招式、手法,还明显带有鸣鹤拳的痕迹,所以说日本空手道的“刚柔流”源出于福建省福州市南郊仓山区高盖山的鹤巢寺。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邓铁涛【国医大师】
邓铁涛【国医大师】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1916年10月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2009年7月1日,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
武当派武术
武当派武术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武术的一部分属于武术内家拳。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防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武当拳,亦名内家拳,这种拳法以养身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武 -
八极拳习要与套路
八极拳习要与套路:八极拳闻名于其刚猛暴烈的拳风,同时也闻名于其进身靠打的招式。绝招“贴山靠”便是其中翘楚。八极弟子们习练“贴山靠”时,常常会用自己的身体去靠墙、靠树、靠桩,可想而知其威力之大。“贴山靠”在进招之时的关键就是进身,以“打人如亲吻”的距离接近对手,用肩部撞击对方。其看似以肩部为发力点,实则结合了腰胯部的扭转力,合全身之力向对方靠去,给人极大的伤害,将人摔倒。“开门出手,六力合一”,六大开之劲力,在八极拳的“铁山靠”上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
岳武穆八段锦
岳武穆八段锦是为北派八段锦、是岳飞所创立并流传民间,是不可多得的养生导引术,它也称为武八段锦、因其运动量大、动作难度比一般民间流传的文八段锦更注重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所以该八段锦历代都是秘传,武穆八段锦:预备式、混元起式,凝神静气、深长均匀的吸气,双手抱拳握固,收摄元神万籁归一。一、提地托天理三焦,何谓三焦?三焦者有二层意思、有广义和狭义两者,广义指十四经脉的三焦经脉,有着通阳气布水液,狭义者上焦肺心肝胆,中焦脾胃肠,下焦膀胱肾女子胞,其包括了五脏六腑,岳武穆八段锦第一式就先把气血水道和五脏六腑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