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荷叶[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5-03-20中医文化 669人已围观
简介荷叶[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 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叶片。 处方用名: 荷叶 干荷叶 鲜荷叶。【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肝、脾、胃经。【功效】 解暑清热,升发清阳。现代临床应用:1.用于感受暑热、头胀胸闷、口渴,小便短赤等症。品味苦性平,其气清芳,新鲜者善清夏季之暑邪,临床常与鲜裳香、鲜佩兰享西瓜翠衣等配伍应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荷叶[草本植物中药名]
(附:荷梗、荷蒂)
药用: 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叶片。
处方用名: 荷叶 干荷叶 鲜荷叶。
【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肝、脾、胃经。
【功效】 解暑清热,升发清阳。
现低临床应用:
1.用于感受暑热、头胀胸闷、口渴、小便短赤等症。品味苦性平,其气清芳,新鲜者善清夏季之暑邪,临床常与鲜裳香、鲜佩兰享西瓜翠衣等配伍应用。
2.用于夏季暑热泄泻等症﹣﹣荷吐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升发脾阳,差暑热泄泻,常与白术、扁豆等配伍应用。此外,对脾虚气陷,大便泄泻者,也可加入培补脾胃药中同用。
另本品又可用于各种出血症。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角(即全叶四分之一),煎服。
【附药】:
1.荷梗:本品即荷叶的叶柄。性味与荷叶相同。能通气宽胸,多用于夏季感受暑湿、胸闷不畅等症。一般用量为一至二尺,煎服。
2.荷蒂:荷蒂为荷叶中央近梗处剪下的叶片。性味苦平。功能和胃安胎、止血止带。可用于胎动不安及崩漏带下等症。此外,本品又有升举阳气之功,可用于清阳下陷之久泻脱肛等症。
一般用量为四只至十只,水煎服。
方剂举例:
清震汤《活法机要》:荷叶、升麻、苍水,治雷头风、头痛、头胀、舌苔腻滑。
荷叶散《证治准绳》;荷叶、鬼箭羽、桃仁、刘寄奴、蒲黄,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烦闷。
现代医学报道:
成分:荷叶含荷叶碱、莲碱,又含黄酮式类:荷叶武、槲皮黄酮贰及异槲皮黄酮试。荷梗含少量生物碱(降荷叶碱)、黄酮式及鞣质。
药理: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在动物实验中能直接扩张血管,引起中等度降压。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藁本[草本植物中药名]
藁本[草本植物中药名] 藁[gǎo]本【药用】是一味解表药,被子植物门,木兰纲,伞形目,山芎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的根茎及根。藁本(Gǎo Běn)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处方用名】 藁本、川藁本、香藁本。 临床主治:用于风寒表证,巅顶疼痛,风湿痹痛。【华夏宝典/编辑部/】 -
鹤拳渊源与发展
鹤拳渊源与发展鹤拳又名永春白鹤拳。是中华传统武术的地方拳种之一,是明末开始发展的福建省汉族拳术之一,原无系统,渐次发展出四个派别,依其外形姿势特性等,分为飞、鸣、宿、食等四类。统称为白鹤拳。相传由福建省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七娘后嫁给福建永春县人曾四,在福建永春授徒。故也称为永春白鹤拳。鹤拳注重两臂弹抖之劲,出手如弓发箭(掌法),实进虚退,借势使力。拳法以节力、指力为主。采用不丁不八步。讲究摔弹,抖震等吞吐浮沉技法。各枝鹤拳有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套路和不同的名称及 -
鹰爪拳【中国传统武术象形拳】
鹰爪拳,中国传统武术拳术中象形拳之一,又称鹰爪翻子拳。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其手型似鹰爪,即手指的第二、第三指节勾屈,手背后张,又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和鹰爪连拳之称。此拳以模仿鹰爪抓扣和鹰翼翻旋的动作为主,该拳的特点是:姿势雄健,手眼犀利,身步灵活,发力刚爆,其特点是:爪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手法有抓、打、拿、掐、翻、砸、锁、靠、崩、截、拦、挂等,注重抓拿,腿法有蹬、弹、撩、踹、 -
十二时辰与脏腑
十二时辰与脏腑: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