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桂枝[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6-18中医文化 671人已围观
简介桂枝[草本植物中药名] 桂枝【药用】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 川桂枝。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临床应用:1.用于风寒表症﹣﹣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 寒、发热恶寒,不论无汗、有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 身不出汗,配麻黄同 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调和营卫作用。[华夏宝典/编辑部]
桂枝[草本植物中药名]
桂枝【药用】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 川桂枝。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症﹣﹣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 寒、发热恶寒,不论无汗、有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 身不出汗,配麻黄同 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调和营卫作用。
2.用于寒湿痹痛及经闭腹痛、痛经等症﹣﹣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 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用;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 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3.用于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咳喘,以及小便不利等症﹣﹣桂枝性温, 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 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 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此外,桂枝又能助心阳,在临床上常配甘草以治心悸,配瓜蒌、薤白、丹参等药以治心阳不振所致的胸痹心痛。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治外感风寒、头痛 发热、汗出恶风、口不渴等症。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治妇女月经不调,瘀血阻滞的腹痛,以及胎死腹中。
现代研究报道:成分:桂枝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和桂皮油。药理: 桂枝能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有发汗解热作用;又能促进唾液及胃 液分泌,帮助消化,故有健胃作用。尚有强心作用。此外还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故能缓解腹痛。
桂枝的乙醇浸出液在体外可抑制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属。桂枝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显著的抗菌 作用。
按语: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开苦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 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煦,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恶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调和营卫,发表散寒。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华夏宝典/编辑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环境【人类生存条件】
环境[huájìg]【人类生存条件】在宇宙人类中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 -
峨眉派武术特点与风格
峨眉派武术特点与风格峨嵋武术有架式工整,舒展,动作快速勇猛。各种腿法及跳跃,要求打拳即与人较技的赵门拳。有虚步高桩,刚劲有力,技艺上重擒、拿、挤、靠,贴身近打,腿不过膝的僧门拳。有以擒拿为主,配合功法打“草龙桩”、“沙袋”,操“滚筒”。杜绝阻止对手攻击的杜门拳。有软缠脆打,刚软相济的“不画圆不成拳,对方手来无法拦”的岳门拳。有动作刚猛,沉脚重手,并辅以发声助威的洪门拳。有以褂、拿、探、巴手法为主,手轻脚快的化门拳。有以字形取意,每式一字,以字练拳,以单操为主。运拳时以鼻呼气配合,发声助力的字门拳 -
八极拳【中国传统武术】
八极拳[中国传统武术] 八极拳,中国传统武术之一。盛行传承于北方的传统拳种,“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八极拳精神讲究十六字诀:即“忠肝义胆 以身做盾 舍身无我 临危当先”。 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开门八极”、“开拳”等。但近代根据其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的特点,以“八极”二字定名。 -
《诗经》周颂·臣工之什
《诗经》周颂·臣工之什【276.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