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莲子心[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5-03-09中医文化 993人已围观
简介莲子心[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子实中的青嫩胚芽。 处方用名: 青莲心。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经。 功效: 清心除烦、安神助眠,交通心肾,涩精止血。 主治: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临床应用:莲子心为成熟莲子种仁内的绿色胚芽,民间常用泡茶饮,有清心火,止遗精的作用,对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失眠患者,最宜。用于温热病高热神昏澹语及心火亢盛、烦躁不安等症,有清心泻火之功。俞景耀/提供文章。
莲子心[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子实中的青嫩胚芽。
处方用名: 青莲心。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经。
功效: 清心热,清心除烦、安神助眠,交通心肾,涩精止血。
生理特性: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花期6-8月,果期8-10月。干燥的莲心,略成棒状,长1.2-1.6厘米。顶端膏绿色,有2个分歧,一长一短,先端反折,紧密互贴,用水浸软后展开,可见2片盾状卷曲的幼叶。

临床应用:
莲子心为成熟莲子种仁内的绿色胚芽,民间常用以泡茶饮,有清心火,止遗精的作用,对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失眠患者,食之最宜。用于温热病高热神昏澹语及心火亢盛、烦躁不安等症-﹣本品苦寒,有清心泻火之功,对温热病的高热、神昏澹语及心火亢盛、烦躁不安等症,常与元参、麦冬等配合应用。俞景耀/提供。
此外,近年来临床上本品又用以治疗高血压病。
主治: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现代用量:3∽5g]煎服。
禁忌:寒性体质者慎用。
泡制方法:取出幼叶和胚根,晒干。
产地:主产于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等地。[注:产于福建省建宁县的莲子效佳,古为贡品]
相关配伍文献记载:
①失精久虚漏泄:莲子心一撮(3g),辰砂一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白汤下。(《古今民统》引《卫生方》)
②小儿呕吐:莲子心七个,丁香三个,人参三寸。上为细末,以绵裹奶状,沾奶汁敷药末在上,令儿呷之。(《普济方》)
方剂举例:
清宫汤(《温病条辨》):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玄参、麦冬治温热病、发热神昏。
现代临床医学报道:
成分:莲子心含有生物碱,主要为莲心碱、异莲心碱。还含有木犀黄酮试、金丝桃式及芸香试。
药理: 莲子心的生物碱有强心作用,并有降压作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福建咏春拳[国家级非遗]
福建咏春拳是中华传统武术南拳拳种之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福建传统闽地文化的一部分。由福建福清南少林五枚师太创于明末清初,最早流传于福建沿海一带,后在广东、香港、云南等海内外各地广为流传。福建传统咏春拳至今仍完整保留了五枚师太创拳时的整体风格,咏春拳是中国武学历史上稀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故又有“女人拳”美称。 -
青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青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青茶,中国华夏六大茶类之一,青茶是经过部分发酵,绿叶红边,既有绿茶的鲜香浓郁,又有红茶的甜醇,名茶如:福建的铁观音和台湾的冻顶乌龙茶等茶中宝典。 青茶也称为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其发酵程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这种茶叶具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如“摇青”,这种工艺使得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摇晃碰撞散发出特殊的香气。青茶的外形色泽通常为青褐色,泡出来的茶汤呈蜜绿色,因此也被称为青茶。青茶代表茶品: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乌龙红茶、东方美人等。 -
中国式摔跤
中国式摔跤中国式摔跤运动是中华武术技击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叫法如:掼跤、争跤、摔跤、摔角、率角,而最普通的是称摔跤。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它是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把摔跤、射箭和驾车三者列为军事训练项目。到了汉代,摔跤还作为表演项目演出。晋代,多在元宵节举行摔跤比赛。唐代多在春秋两季举行比赛,也作为宫廷娱乐的项目。五代时期, -
崆峒派武术特点历史渊源
崆峒派武术特点历史渊源崆峒派武术从唐朝开始兴盛的崆峒派武术,晚清时达到鼎盛,到了现代,已基本脱离了普通人的视野。以致大多数人认为崆峒派只不过是武侠小说中虚幻的门派。崆峒派为名门正派,武术以剑术为主,走奇险辛辣之道。事实上,崆峒派武学中,剑术只是其中之一,崆峒派多用扇子、拂尘、铁耙、双钩等武器。现代弟子演练武功,用剑的反倒稀少。金庸在崆峒山立碑“崆峒武术,威峙西陲”。而实际上,崆峒派武术流传甚广。在晚清的广东,武术成为抵御外敌的工具。崆峒派第八代掌派袁一飞、第九代掌派胡飞子均立过战功。崆峒派武术并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