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芦 根[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5-03-01中医文化 733人已围观
简介芦 根[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泻火药,禾本料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根茎。【处方用名】 鲜芦根 干芦根。【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经。【功效】 清肺胃热,生津止渴。【临床应用】用于温热病高热口渴,胃热呕吐,以及肺热咳嗽、痰稠而黄等症﹣﹣温热之邪,袭于肺络,则为肺热咳嗽;犯于胃府,则见津少口渴;如影响胃气通降,则上逆而呕恶。俞景耀/提供文章。
芦 根[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泻火药,禾本料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根茎。
【处方用名】 鲜芦根 干芦根。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经。
【功效】 清肺胃热,生津止渴。
【临床应用】用于温热病高热口渴,胃热呕吐,以及肺热咳嗽、痰稠而黄等症﹣﹣温热之邪,袭于肺络,则为肺热咳嗽;犯于胃府,则见津少口渴;如影响胃气通降,则上逆而呕恶。芦根能清肺胃热,且有生津作用,故适用于肺胃郁热的症侯。在临床应用方面,本品常配合麦冬、天花粉以清热生津;配竹茹、枇杷叶以清胃止呕;配瓜蒌皮、知母、浙贝以清肺止咳;配冬瓜子、生苡仁、桃仁以清肺排脓。俞景耀/提供文章。
【一般用量与用法】 新鲜者用一两或一尺,干者五钱至一两,煎服。
【方剂举例】
苇茎汤《千金方》:苇茎、薏苡仁、桃仁、瓜瓣(即冬瓜子),治肺痈发热咳嗽、痰多带血而有腥臭味。
芦根散《圣惠方》:芦根、麦冬、恬萎根、甘草、竹茹,治时气口干。
现代报道
成分:芦根含糖类、蛋白质、天门冬酰胺等。
药理: 据报道,芦根能溶解胆结石,又为鱼、蟹、河豚中毒的解毒剂。
按语:芦根一药,临床上主要用于下列两个方面,既能清肺热而祛痰排脓,又能清胃热而生津止呕。它虽属性寒,但味甘淡而力薄,用清肺胃,只能作为辅助的药品。不过,它有一优点,即性不滋腻,生津而不恋邪,凡温病热恋卫、气,或热病后如有伤津口渴的症候,都可应用。
N苇茎汤原用芦苇的地上茎,不是芦苇的根茎,但因一般药店不备,故以芦根代替,临床使用已久,这说明苇茎与芦根的功用相同。故在农村合作医疗站中可以采集新鲜的苇茎与芦根同用,不但可节约挖掘芦根的人力,且可扩大药源。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唐诗的分期与诗人雅称
唐诗的分期与诗人雅称初唐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 -
传统国学经典
传统国学经典【经部】尔雅公羊传穀梁传论语礼记诗经孝经仪礼周礼周易左传孟子尚书四书章句韩诗外传【史部】史记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 -
福州金山寺
福州金山寺金山寺是福州闽江上的著名景点,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仓山区洪塘镇洪塘大桥江心,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象石印浮于水面,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金山四周水流汹涌,白浪滔滔,有“砥柱中流”之势,俗传它能“从潮高下,水涨而山不没”。七八百年前,人们在这小阜上盖起一座七层八级的实心塔,高约7米,花岗石砌成,后又在塔周围建成殿堂。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却小巧玲珑,情趣盎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塔前有观音阁, -
中国武林门派大观
中国武林门派大观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大观。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习云太《中国武术史》,拳种部分有46节计75种、器械部分有27节,可见其众多纷繁。事实上在我们上面谈到的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还有奇门武术门派如自然门等,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从有组织、有机构的角度来说,武林表现为门派;从武术的师承、特点的角度来说,武林表现为学种及套路。门派有更强的社会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