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黑芝麻[草本植物脂麻种子中药名]
2025-01-11中医文化 1025人已围观
简介黑芝麻[草本植物脂麻种子]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润下药,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脂麻的成熟种子。黑芝麻,黑芝麻的黑色来自一种黄酮类物质,药食同源中药材名称。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临床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黑芝麻[草本植物脂麻种子]
[附药:大胡麻]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润下药,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脂麻的成熟种子。黑芝麻,黑芝麻的黑色来自一种黄酮类物质,药食同源中药材名称。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临床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处方用名: 黑脂麻 黑芝麻 胡麻。
【性味与归经】 甘,平。入肺、脾、肝、肾经。
功效:润燥滑肠,滋养肝肾。
植物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四棱形,稍有柔毛。叶对生或上部叶互生;上部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全缘,中部叶卵形,有锯齿,下部叶3裂。花单生或2~3朵生叶叶腋;花萼长约6mm,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5cm。蒴果四棱状长椭圆形,长约2.5cm,上下几等宽,顶端稍尖,有细毛,种子多数,黑色、白色或淡黄色。花期5~9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主产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西、河北。
药材性状:种子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先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味甘,有油香气。
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种子提取物给大鼠口服,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元的含量,但大剂量则降低糖元含量。
2.促肾上腺作用:黑芝麻0.2ml/100g体重喂饲大鼠,可增加肾上腺中抗坏血酸及胆固醇含量。
临床应用:
1.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本品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治津枯便秘,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胡桃肉、蜂蜜等配合应用。
2.用于病后虚弱、眩晕乏力等症﹣﹣本品甘平,有滋养肝肾的作用,对病后虚弱、眩晕等症,可与女贞子、桑椹子等同用。
此外,脂麻油外用有生肌长肉的功效,可作软膏基础剂,在煎熬膏药时尤为常用的药品。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或炒熟研细,用白开水或蜂蜜调服;也可炒熟后研细,制成丸药吞服。
【附药】大胡麻: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别名叫瘪虱胡麻。性味甘微温。功能祛风、润肠,适用于风湿疮癣、大便燥结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桑麻丸(录自《医方集解》):桑叶、黑芝麻,治阴虚血燥,头晕目昏,视物昏糊,大便干结。
现代医学报道:
成分:本品含脂肪油、蔗糖、多缩戊糖、卵磷脂、蛋白质等。油中主要成分为油酸及亚油酸甘油酯。此外,尚含芝麻素及芝麻油酚等。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绿茶主要品种[中华茶宝典]
绿茶主要品种[中华茶宝典]绿茶品种繁多,堪称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品种的中华茶宝典,主要品种有:英山云雾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湄潭翠芽;兰馨雀舌;惠明茶;洞庭碧螺春;中岳仙茶;剑叶;马边云雾茶;日照绿茶;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狗脑贡茶;云雾毛尖;曾侯银剑;大悟绿茶;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峨眉春语;汉家刘氏茶;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黎平雀舌;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 -
满汉全席【清时期宫廷盛宴】
满汉全席【清时期宫廷盛宴】满汉全席,清朝时期宫廷盛宴。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也是中华美食宝典。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满汉全席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 -
《诗经》国风·齐风
《诗经》国风·齐风【96.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97.还】子之还兮 -
中药药性大全【中华养生宝典】
中药药性大全【中华养生宝典】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荣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