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芒 硝【天然硫酸钠中药名】
2024-11-24中医文化 1153人已围观
简介芒 硝【天然硫酸钠中药名】(附:西瓜霜、银硝)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泻下药,天然产的硫酸钠经精制而成。 处方用名:芒硝 朴硝 玄明粉 元明粉、皮硝 风化硝。 性味与归经:辛、咸、苦,大寒。入胃、大肠、三焦经。 功效:泻热通便。【临床应用】 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功能润燥通便而泻实热,故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常配合大黄相须为用,泻热导滞的作用颇为显著。
芒 硝【天然硫酸钠中药名】(附:西瓜霜、银硝)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泻下药,天然产的硫酸钠经精制而成。 处方用名:芒硝 朴硝 玄明粉 元明粉、皮硝 风化硝。 性味与归经:辛、咸、苦,大寒。入胃、大肠、三焦经。 功效:泻热通便。
【临床应用】 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功能润燥通便而泻实热,故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常配合大黄相须为用,泻热导滞的作用颇为显著。
此外,芒硝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抹;口疮、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处,有清凉、消肿、止痛的功效。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三钱至五钱,冲入药汁内或开水中溶化后服,不入汤煎。外用适量。孕妇忌用。
【附药】 1.西瓜霜:将西瓜皮切碎(约10斤)和皮硝(5斤)拌匀(或取原只大西瓜挖去瓤,填入皮硝),装入黄砂罐内,盖好,挂于阴凉通风处,待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 用干净毛笔或纸片刷下, 装入瓶内备用。有清热、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及口疮等症。外用吹患处,适量。咽下并无妨碍。
2.银硝:本品为天然硝酸钾经加工而成的结晶体。别名为硝石、火硝,上海地区又称为马牙硝。性味辛苦微咸温。功能破结软坚、利尿、泻下。适用于黄疸、水肿、砂淋、便秘、伏暑、泻痢等症。一般用量为每次五厘至二分,研细,配入丸、散剂吞服。
【方剂举例】 大陷胸汤(《伤寒论》):芒硝、大黄、甘遂,治结胸症、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
一字散(《证治准绳》):朴硝、硼砂、朱砂、龙脑,外用,治小儿口疮。
【现代报道】 成分:芒硝中主要成分为硫酸钠,约占96~98%;尚含少量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钙等无机盐。
药理: 硫酸钠在水中虽可溶解,但其某些离子不易为肠壁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惨而阻碍肠内水分的吸收,所以肠内保持着大量的水分,从而使肠内容物变稀薄,客积增大、刺激肠粘膜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肠蠕动亢进而致泻。由此可见,其同下的快慢,除取决于药物的剂量外,还须取决于饮水量的多少。大量饮水,2~3小时即泻; 饮水量少,泻下则缓慢,一般在服药后 4~6 小时发生。
临床: 1.用朴硝外敷治疗乳痈2例,均于敷药后次日痊愈。
用法 朴硝一两(视患部赤肿大小可酌加或减少),双层纱布两块(比患处略大)。将朴硝平铺于纱布夹层中,中心处微厚;再将纱布四周缝合,然后覆盖于患处,外用橡皮膏或绷带固定。每天敷两次,敷后朴硝得热溶化,患者自觉局部有清凉或如虫行之感。
适应症 乳痈初起,乳房红肿胀痛,或乳汁不通者。已成脓者,无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9.)
2.用芒硝配伍大黄、大蒜头捣烂外敷,治疗急性阑尾炎 534例,有效率96.2%。
处方和用法 芒硝二两,大黄末二两,大蒜头十二个。先将蒜头去外皮洗净,和芒硝同捣成糊状。用醋先在压痛处涂擦,再敷上药约一寸厚,周围以纱布围成圈,防止药液外流,2 小时后去掉,以温水洗净,再以醋调大黄末敷 12 小时。(《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疾病》)
按语 芒硝功能润燥软坚而泻下通便,可荡涤三焦、肠胃实热。《内经》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且苦,常与苦寒的大黄相须为用,可增强泻火通便的功效,用治燥热内结的症候,如成方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均硝、黄同用,即是此意。
芒硝润燥软坚而通便,又能泻火消肿以除痛;大黄的作用除泻火、攻下外,尚能解毒、行瘀。
皮硝适量,外敷儿童腹部,可消食积;哺乳妇要断奶, 可用皮硝外敷乳房,有回奶的功效;又可外敷治乳痈初起。
本品过去有朴硝、芒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认为朴硝杂质较多,芒硝质较纯,玄明粉质最纯,现上海药店均付精制品,不再区分。如需用粗制品,则处方注明"皮硝"。至于"风化硝",即为芒硝置于空气中,失去结晶水后所形成的白色粉末,功效与芒硝相同。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国式摔跤起源与发展
中国式摔跤起源与发展中国式摔跤起源根据文字记载和传说,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了摔跤活动。当时,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中,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利用自己的力 -
谷精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谷精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谷精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带花茎的花序。 处方用名: 谷精草 谷精珠 移星草。 性味与归经: 甘,平。入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临床应用: 用于风热目疾、肿痛羞明、翳膜遮晴等症﹣﹣谷精草善于散风热,功能退翳膜,为眼科常用药物,对风热目疾、翳膜遮晴等症,常与菊花、桑叶、防风、生地、麦冬、赤芍、牛蒡子等配伍应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
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志怪,就是记录怪 -
豆豉[豆科植物黑豆发酵品]
豆豉[豆科植物黑豆发酵品]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黑色的种子(即黑大豆),经加工发酵而成。豆豉即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处方用名: 淡豆豉 清豆豉 炒香豉。 性味与归经: 辛、甘、微苦,寒(因炮制方法不同,又有偏于辛微温者) 入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疏风解表、清热除烦、解毒。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