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第二章 泻下药
2024-11-15中医文化 1815人已围观
简介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第二章 泻下药 。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泻下药用于里实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三点:一为通利大便,以排除肠道内的宿食积滞及燥屎;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第二章 泻下药 。
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泻下药用于里实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三点:一为通利大便,以排除肠道内的宿食积滞及燥屎;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
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攻下药的作用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这两类药物,奏效迅速,但易伤正气,宜用于邪实正气不虚之症。对久病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等, 均应慎用或禁用。润下药的作用较缓和,能滑润大肠而解除排便困难,且不致引起大泻, 故对老年虚弱患者, 以及妇女胎前产后等由于血虚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均可应用。
第一节攻下药
攻下药,多属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于大便燥结、宿食停积及实热壅滞等症。此外,攻下药在临床上还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上部充血、出血等病症兼见便秘者,用攻下药可使病情缓解,这是"上病下取"的方法。
2.如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泻而不畅者,虽无便秘现象,也可酌用攻下药,可促使病情减轻,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
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在内服药方面,根据中医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等原理,对某些急腹症属于实热结滞的症候,应用通里攻下、清热泻火的方法,获得良好疗效,从而免除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痛苦。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杜心五小传(自然门宗师)
杜心五小传(自然门宗师)杜心五(1869一l953),名慎媿,著名的武术家,爱国义侠,有"关东大侠", “南北大侠",“中华第一保镖",“神腿杜心五”,“自然大侠”等称号,为自然门武术一代宗师。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家世业儒有祖业千担田租,父杜佳珍,曾任清军都司,官居四品。一八五九年在抗击英法联军的大沾口战斗中,力主开炮还击敌舰,并英勇率部迎战,曾光荣负伤,但因清廷腐败,终至丧权失地,都司愤而告假,长归故里,作隐君子。母康夫人 -
儒家学说影响世界
儒家学说影响世界中国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社会,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
福州白塔
福州白塔,白塔寺,也称定光塔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于山西麓的宫殿式建筑。白塔不仅是福州的重要历史遗迹,还与乌塔、于山、屏山共同构成福州“三山两塔”的城市标志。 白塔寺历经修缮,现已恢复清代风貌,成为宣传佛教文化的活动场所,虽限制游人登塔,但仍全面开放,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发现:1963年整治塔周环境时,发现唐制青石须弥座束腰石雕刻15方,内容有海国神话、狮子、牡丹等,现竖立于原地。福州白塔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福州的历史变迁,是福州文化的重要象征。 -
榴莲壳煲汤大补身体
榴莲壳煲汤大补身体榴莲有特殊的气味,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的人认为其臭如猫屎,有的人认为香气馥郁。榴莲的这种气味有开胃、促进食欲之功效,其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它的营养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