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第二章 泻下药
2024-11-15中医文化 1859人已围观
简介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第二章 泻下药 。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泻下药用于里实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三点:一为通利大便,以排除肠道内的宿食积滞及燥屎;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第二章 泻下药 。
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泻下药用于里实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三点:一为通利大便,以排除肠道内的宿食积滞及燥屎;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
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攻下药的作用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这两类药物,奏效迅速,但易伤正气,宜用于邪实正气不虚之症。对久病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等, 均应慎用或禁用。润下药的作用较缓和,能滑润大肠而解除排便困难,且不致引起大泻, 故对老年虚弱患者, 以及妇女胎前产后等由于血虚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均可应用。
第一节攻下药
攻下药,多属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于大便燥结、宿食停积及实热壅滞等症。此外,攻下药在临床上还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上部充血、出血等病症兼见便秘者,用攻下药可使病情缓解,这是"上病下取"的方法。
2.如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泻而不畅者,虽无便秘现象,也可酌用攻下药,可促使病情减轻,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
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在内服药方面,根据中医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等原理,对某些急腹症属于实热结滞的症候,应用通里攻下、清热泻火的方法,获得良好疗效,从而免除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痛苦。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华夏中医宝典-之中药学二
中药学【华夏中医宝典】 华夏宝典-之中医学之二 第二章 中药的应用 :学习中药学的目的,在于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以便在临床治病时很好地应用,让中药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功效,及时解决病员的疾苦。应用中药,除了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性能以外,对于它的配伍、用量以及服用方法也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不注意药物配伍后的作用变化,不掌握药物的处方用量,或者服用方法不够妥善,虽然药能中病, 但也可能因此而影响药效,不能达到治疗的预期目的。所以按照药物的性能和病员的实际情况,重视中药的具体应用。 -
茶圣陆羽
茶圣陆羽中国是茶的故乡,唐朝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间除了朝廷的提倡、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因素外,被尊为「茶圣」,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更应居首功。陆羽如何能从一个弃 -
八极拳风格特点
八极拳风格特点 :八极拳以头足为乾坤,肩膝肘胯为四方,手臂前后两相对,丹田抱元在中央为创门之意。以意领气,以气摧力,三盘六点内外合一,气势磅礴,八方发力通身是眼,浑身是手,动则变,变则化,化则灵,其妙无穷。八极拳非常注重攻防技术的练习。在用法上讲究"挨、膀、挤、靠",见缝插针,有隙即钻,不招不架,见招打招。 -
黄河水文特征(黄河径流量)
黄河水文特征(黄河径流量)实测年径流量1954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时,在进行复查和插补的基础上,采用1919~1953年系列,计算陕县实测年径流量为412亿立方米。1962年提出《黄河干支流各主要断面1919~1960年水量、沙量计算成果》,其中陕县站实测年径流量423.5亿立方米,秦厂站472.4亿立方米。1975年黄委会规划办公室编制治黄规划时,采用1919~1975年56年系列,计算黄河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