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木贼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11-14中医文化 664人已围观
简介木贼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发散风热中药、木贼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木贼的全草。 处方用名:木贼草。 别名:千峰草、锉草、笔头草、笔筒草、接骨草、马人参等。 【性味与归经】 甘、苦,平。入肺、肝、胆经。 功效:疏风散热、解肌、退翳膜。具有疏风散热,解肌,退翳等功效,常用于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等。 临床应用: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等症﹣﹣本品退目翳而兼有发散风热之功,对目病而兼有表症者为适宜。
木贼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发散风热中药、木贼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木贼的全草。
处方用名:木贼草。 别名:千峰草、锉草、笔头草、笔筒草、接骨草、马人参等。
【性味与归经】 甘、苦,平。入肺、肝、胆经。
功效:疏风散热、解肌、退翳膜。
具有疏风散热,解肌,退翳等功效,常用于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等。
临床应用: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等症﹣﹣本品退目翳而兼有发散风热之功,对目病而兼有表症者为适宜。临床上治眼花多泪,常与苍术、夏枯草、防风等配伍,治风热而引起的目赤、翳障,多配菊花、白蒺藜、决明子、谷精草等同用。俞景耀医师/提供
木贼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100厘米。根状茎粗短,黑褐色,横生地下,节上生黑褐色的根。地睛茎直立,单一或仅于基部分枝,直径6~8毫米,中空、有节,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纵棱沟壑0~30条,粗糙。本品虽有发汗之功,但一般只是用它疏风止泪及消退翳膜的功效。
此外本品又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可用于黄疸、泄泻及石淋等症。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神消散《证治准绳》:木贼、蝉蜕、谷精草、甘草、苍术、蛇蜕、黄芩,治目赤翳障。
现代试验报道:成分:本品含有机结合的硅酸、碱、二甲砜、木贼酸、糖、鞣质及树脂等。
药理:本品所含的硅酸盐和鞣质有收敛作用,从而对于接触部位,有消炎、止血作用。
主治范围: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
常规用量:3-9g。
临床使用注意:气血虚者慎服。
炮制方法:洗净,稍润,剪去根部,切段,晾干。
生理特性:
是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呈长管状,中空有节,不分枝。长30~60厘米,直径约5毫米,每节长3~6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多数纵枝,顺直排列,其上密生细刺,触之有粗糙感。节处有筒状深棕色的鳞叶。易自节处拔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内有灰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生于路旁、山坡草丛、溪边、池沼边等地,夏秋二季采割。
主要产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
相关文献论述:
1.《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
2.《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
3.《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普洱茶【茶之祖】
普洱茶【茶之祖】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云南普洱茶是云南独有大叶种茶树所产的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清饮指不加任何辅料来冲泡,多见于汉族;混饮是指于茶中随意添加自己喜欢的辅料,多见于香港、台湾,如香港喜欢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枸杞、西洋参等养生食料。耐泡是普洱茶的一个优点,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茶,最多可以泡20次以上,其味与汤色会随着泡的次数增加慢慢的减淡 -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菊 花(附:虾菊、虾菊花)药用:华夏宝典之植物菊科头状花序为民间常用药食同源之中药名,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酌及其变种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 杭菊花 白菊花 甘菊花 滁菊花。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入肺、肝经。 功 效: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 临床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
少林寺与少林武术
少林武术少林寺,世界著名佛教寺院,少林武术发源地。因位于河南登封市少室山麓五乳峰下的茂密丛林之中而得名。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地处中原腹地,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少林寺,又名僧人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属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少林寺、“天地之中”等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少林寺在全球近50个 -
茶叶与地域名茶
茶叶与地域名茶茶的主要味道来自茶叶,因此地道茶叶对茶的品质影响也是最大的。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是主要的茶叶出产地,因此茶叶的品种也特别多。其中有名的品种更是不少,下面所列出的仅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 绿茶类毛尖:产于河南信阳俗称“绿茶之王”。龙井:既是浙江省杭州地名,也是泉名。此地出产的茶亦用此名。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洞庭山。茶叶采于春季,制成品紧密缠绕,带螺旋形。相传康熙年间,洞庭山少女采茶,不带筐子,把茶叶放在乳间,茶得体温而生奇香,名为“吓杀人”茶。清康熙皇帝南巡太湖,喜爱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