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龙行拳
2019-11-20武术文化 1775人已围观
简介龙行拳龙行拳,是龙行武术代表套路之一,是融技击、健身、和表演艺术为一体的中华传统武术套路运动。顾名思义,就是“龙”的运动。换言之,“龙”,为精神意念,为养性之术;“行”,为肢体活动,为运动之道;“拳”,武术运动的法则。以“龙性”造拳,“贵在取意、取势、取神”。将龙的精神、龙的形象、龙的文化内涵寓于龙行拳套路演练之中,使演练者内在的精神意念与外在的肢体活动高度和谐统一而熔成“拳术化”。达到“神形兼备,内外兼修”的目的。龙行拳的的创编是刘志清他老人家亲身传授的“龙行三穿掌”基础上,将太极、形意、八卦
龙行拳
龙行拳,是龙行武术代表套路之一,是融技击、健身、和表演艺术为一体的中华传统武术套路运动。顾名思义,就是“龙”的运动。换言之, “龙” ,为精神意念,为养性之术;“行” ,为肢体活动,为运动之道;“拳”,武术运动的法则。以“龙性”造拳,“贵在取意、取势、取神”。将龙的精神、龙的形象、龙的文化内涵寓于龙行拳套路演练之中,使演练者内在的精神意念与外在的肢体活动高度和谐统一而熔成“拳术化”。达到“神形兼备,内外兼修”的目的。龙行拳的的创编是刘志清他老人家亲身传授的“龙行三穿掌”基础上,将太极、形意、八卦、通背、少林长拳等拳种之精华熔于一炉。经过反复研究、演练,精雕细刻而日臻完善。
龙行拳全套拳术共有三十六个招式组合。分四段,每段有九个招式,每招式由一个或几个动作小节组成。有其独特的动作、招式,如飞舞盘旋、浪里翻身、翻江倒海、云游四海、呼风唤雨等。有弹腿、踹腿、蹬腿、寸腿、后扫腿五种腿法;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丁横裆步、骑龙步八种步型和摆步、扣步、击步、跟步、过步、插步、纵身跃步等步法配合主要步法龙行步贯穿于套路始末;以及冲、砸、抡、贯、劈、崩、钻、炮、横、连环三锤、四锤等多种拳法;有掖、插、穿、挂、推、托、拍、摔、摆、撩、云、抹等掌法和腾空飞脚的动作。
龙行拳整套拳术的演练折射出游龙戏水、云游、见首不见尾,变幻莫测而飞腾于天地之间的壮观景象,同时以有形的武术动作展示出一种攻防艺术的战斗图景,引发联想耐人寻味。龙,就像一条无形的彩带,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高尚品质与龙行拳演练者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人与龙情感交融,与脍炙人口的歌曲《龙的传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刘志清老师将龙行套路的基本要法总结出十二句歌诀:
龙行要法,法鉴正非。
神意贯注,心领身为。
手有定法,脚有活规。
步走龙行,足动体追。
身正步活,腰轴肩垂。
上下相应,手眼相随。
动静相依,顿挫有威。
刚柔相济,莫测称最。
起伏翻转,行若游龙。
快慢自得,稳健为贵。
连贯圆活,绵绵始归。
一气呵成,方得正规。
龙行武术,是融技击、健身、艺术为一体的美的运动,其美在心、在形、在神、在韵、在功。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元宵汤圆的新奇食品。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宋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 -
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 -
黑茶的九大功效
黑茶的九大功效:安化黑茶因产自中国湖南安化县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名茶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曾一度绝产,以至于默默无名。2010年,湖南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安化黑茶再度走进茶人的视野,成为茶人的新宠。其特色的千两茶,堪称一绝,还有就是安化黑茶九大功效。1、补充膳食营养安化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湖南安化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 -
西施壶
西施壶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而且,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壶,文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