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辛夷[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7-23中医文化 2652人已围观
简介辛夷[草本植物中药名] 辛夷[华夏宝典中药名之--解表类药] 辛夷又名紫玉兰、望春花,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辛夷为华夏传统中医学中常用中药,以干燥的花蕾供药用,具有温肺通窍、祛风散寒等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鼻窦炎、牙痛、头痛等症。 用药须知:辛夷辛温香燥,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辛夷[草本植物中药名]
辛夷[华夏宝典中药名之--解表类药] 辛夷又名紫玉兰、望春花,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辛夷为华夏传统中医学中常用中药,以干燥的花蕾供药用,具有温肺通窍、祛风散寒等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鼻窦炎、牙痛、头痛等症。【俞景耀医师/提供】
药用:木兰科落叶灌木木兰的花蕾。
处方用名:辛夷 辛夷花 木笔花 春花。
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
用药须知:辛夷辛温香燥,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临床应用: 用于鼻渊鼻塞、流涕腥臭等症﹣﹣本品入肺经,善于散风而通鼻窍,故临床上用以治疗鼻多浊涕不闻香臭的鼻渊症,常与白芷、细辛、防风、苍耳子等配伍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
【方剂举例】 辛夷散(《济生方》):辛夷、白芷、升麻、藁本、防风、川芎、细辛、木通、甘草,治头风头痛、鼻渊鼻塞。
【现代报道】 成分:辛夷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酚等;另含生物碱。
药理: 辛夷中的挥发油,有收缩鼻粘膜血管作用。此外,辛夷中非挥发性成分,有降血压及收缩子宫作用。
临床: 用鼻通一号治疗急性鼻炎82例,显效率48.8%,有效率86.6%;慢性鼻炎104例,有效率69.2%;过敏性鼻炎93例,显效率60.2%,有效率89.2%。
处方 辛夷、苍耳子、千里光、鱼腥草各五两,薄荷精3~4滴。
制法:将上药加水约十市斤,煮沸2小时,过滤去渣,再煎药液,浓缩至500毫升(一市斤),待冷后加防腐剂苯甲醇6%(约一钱)分装入滴瓶内备用。(《新医学》1971、10)。
植物特征:
干皮灰白色灰色,纵裂;小枝紫褐色,平滑无毛,具纵阔椭圆形皮孔,浅白棕色;辛夷的图片(20张)顶生冬芽卵形,长1~1.5厘米,被淡灰绿色绢毛,腋芽小,长2~3毫米。 叶互生,具短柄,柄长1.5-2厘米,无毛,有时稍具短毛;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5~8.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呈圆楔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有时于叶缘处具极稀短毛,表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主脉凸出。 花于叶前开放,或近同时开放,单一,生于小枝顶端;花萼3片,绿色,卵状披针形,长约为花瓣的1/4~1/3,通常早脱;花冠6片,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倒卵形,长8厘米左右,雄蕊多数,螺旋排列,花药线形,花丝短;心皮多数分离,亦螺旋排列,花柱短小尖细。 果实长椭圆形,有时稍弯曲。花期2~3月,果期6-7月。
分布地区
生长于较温暖地区。原分布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一带,野生较少,在山东、四川、江西、湖北、云南、陕西南部、河南等地广泛栽培。产于河南及湖北者质量最佳,销全国并出口。安徽产品集中安庆,称安春花,质量较次。
生长环境
喜温暖气候,平地或丘陵地区均可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干燥的夹沙土为好,山坡及房前屋后都可栽种。
主要产地
南召是辛夷的原生地,全国辛夷的主产区。辛夷种植面积达8万亩、200万株,年产干药50多万公斤,占河南省年产量的80%、全国年产量的40%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辛夷生产基地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全县中低山区均有分布。元末明初,小店的演艺山周围、云阳的东花园及西花园和皇后的天桥已有不少辛夷,清雍正年间,辛夷年产5000余公斤,与冬花、山萸肉并称南召三大特产。建国初期,全县有辛夷树8000亩,年产干蕾4.5万公斤。70年代中期以前,辛夷产品由外贸、医药部门独家收购经营,因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再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发展十分缓慢,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到1976年底,全县仅有辛夷6200亩,共计19.25万株,年产干蕾5万公斤。1978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启动,辛夷价格上扬,市场销路看好,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采取各种措施,搞好辛夷商品基地建设。1983年10月18日南召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决议,把辛夷定为南召的“县花”,1999年县委、县政府把辛夷作为重点开展的特色产品之一。全县辛夷种植面积已达到20多万亩,年产量达到120万公斤。2000年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南召为“中国辛夷之乡”。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金花捷报
金花捷报(中药秋葵)学名是黄蜀葵,我们福州这边也叫它金花捷报。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 -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药用-发散风寒药】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处方用名: 防风 青防风 炒防风 防风炭。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 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用于风湿痹痛﹣﹣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以治 疗风湿痹痛等症。【华夏宝典】 -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221.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222.采菽】采菽采 -
福建咏春拳[国家级非遗]
福建咏春拳是中华传统武术南拳拳种之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福建传统闽地文化的一部分。由福建福清南少林五枚师太创于明末清初,最早流传于福建沿海一带,后在广东、香港、云南等海内外各地广为流传。福建传统咏春拳至今仍完整保留了五枚师太创拳时的整体风格,咏春拳是中国武学历史上稀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故又有“女人拳”美称。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