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细辛[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6-24中医文化 628人已围观
简介细辛[草本植物中药名] 细辛【药用一发散风寒药】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东北细辛或细辛的带根全草。 【处方用名】 北细辛 细辛 炙细辛。【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心、肺、肝、肾经。【功效】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临床应用: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等症。【华夏宝典/编辑部】
细辛[草本植物中药名]
细辛【药用一发散风寒药】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东北细辛或细辛的带根全草。
【处方用名】 北细辛 细辛 炙细辛。
【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心、肺、肝、肾经。
【功效】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等症﹣﹣细辛主要能散寒止痛,常与羌活、荆芥、川芎同用,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较剧的 病症;对于外感风寒、阴寒里盛的病症,亦可应用,须配合麻黄、附子等同用。
2.用于头痛、齿痛、风湿痹痛﹣﹣细辛止痛力强,对头痛、齿痛都有较 显著的疗效,头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同用,齿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同用。 用于风湿痹痛,以属于寒湿者为宜,可与羌活、川乌、草鸟等配合应用。
3.用于痰多咳嗽﹣﹣细辛因能温肺而化痰饮,所以主要用以治疗肺寒 咳嗽、痰多质稀色白的病症,常与干姜、半夏等配伍应用。本品又能通鼻窍,疗口疮。用于鼻渊,常配合白芷等应用;用于口舌生疮,可单用一味细辛,研末,加水调成厚糊状,敷于脐部,外盖油纸,再用胶布固定。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一钱五分,煎服。外用适量。【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附药】杜衡: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带根全草。性味辛温。功能散 风寒、化痰、行气,适用于感冒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等症。
一般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方剂举例:
温肺化饮汤(原名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芍药、细辛、五味子、干姜、半夏、甘草,治寒饮咳嗽气喘。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治阳虚而兼外感、身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减、神衰欲寐。
【现代报道】成分:细辛含挥发油约3%,油中主要成分为旅烯、甲基丁香酚、细辛酮等。
药理:细辛所含的挥发油有镇静作用,又能使麻醉猫血压下降,而煎剂则使血压上升。
细辛所含的挥发油大剂量应用于动物,初时引起兴奋,继则出现麻痹,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逐渐减弱,反射消失,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细辛具有解热作用,有局部麻醉作用,对传导、浸润麻醉及粘膜麻醉均有效,水煎剂有镇痛、镇咳作用,对子宫还有抑制作用。本品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等有显著抗菌作用。
按语: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本品虽有较好的散寒作用,但发力量较弱,一般解表方剂中不作主药。
临床应用:常用于风寒表症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或者外助麻黄以发汗解表,内助附子以扶阳温肾,治疗阳虚体质的外感风寒、形寒怯冷等症;或者取其兼有止咳、镇痛作用,用于风寒表症兼有头痛、身痛或咳嗽等症。此外,在镇咳方面,可配干美以温肺化痰,配五味子开阖并施,配麻黄宣畅肺气;在止痛方面,可配合白芷治牙痛,配川芎治头痛,配鸟头治痹痛。【华夏宝典/编辑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华山派武术的历史渊源
华山派武术的历史渊源历史记载一:清陈铭珪《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贝本恒,字常吉,淮阳人。年十七,礼武当袁正遇为师,后师龙门派王常月受戒律。康熙乙亥(1695)结茅武康(浙江旧县,1958年并入德清)之高池山。乾隆乙丑(1745),余杭人延主洞霄宫。乾隆二十三年卒。于《易》学颇有造诣,著有《周易参义》、《黄老旨归》。此处谓其受龙门派王常月戒律,当为龙门派道士,但《金盖心灯》卷四《沈轻云律师传》则谓其为华山派裔。曰:“贝常吉,名本恒,为华山派裔”,与龙门道士沈轻云友善,本恒有弟子李仁凝,号云峰,在沈轻 -
中医经方治“五积”
中医治“五积”: 现代生活中熬夜、冷饮、农药残留食品、湿浊等等“瘀积”是百病源泉。很多疾病都不是一发而就的,是你身体里长期积累的毒素,慢慢从一些小的不适症状,变成重大疾病。所谓“五积”就是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这5种日常生活最常见的毒素堆积。 -
黄河干流和支流
黄河干流和支流根据流域形成发育的地理、地质条件及水文情况,黄河干流河道可分为上、中、下游和11个河段。 上游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河道长3471.6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积的53.8%。黄河上游玛多县多石峡以上称河源区。河源当地称玛曲。“玛”即玛夏,藏语意为孔雀,“曲”是河,“玛曲”即孔雀河。孔雀河起始于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卡日扎穷山的玛曲曲果日(意即黄河源头山),山坡前泉群汇集成东、中、西三股泉流,东股最大,当地藏民称它是玛曲曲果 -
申子荣[著名武术家]
申子荣[著名武术家]申子荣(1904—1983),祖籍祁县申村、后迁居平遥县长寿村,近代著名武术家,心意浑元太极拳创始人,中医内外伤科专家,“西安市四大名医”之一。申从小就读于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禀赋颖异,文采出众民,他自幼酷爱武术,随著名镖师王树茂学艺。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跟随马英图学习八极、劈刺等艺。为民国初期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一期学生。后在西安师从全国著名武术家、山西汾阳人王新午学习吴式太极拳老架、岳氏八翻手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担任文水等十县特派员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