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名方《四逆汤》临床应用
2022-03-24中医文化 5681人已围观
简介中医名方《四逆汤》临床应用:中医名方“四逆散”,为和解之方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胃不和者胁肋痛等症状。
疏肝理气妙方-四逆散
四逆散歌诀:
四逆散中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中医名方“四逆散”,为和解之方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胃不和者胁肋痛等症状。
《注解伤寒论·卷六》成无己:“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
《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甘苦,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胁痛在中医里,这个症状在很多病症中都有,那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这个位置和肝胆经的脾经关系最为紧密相连,肝经从上到下,都会经过胁肋部位,胁痛那病因多数和肝胆相关。
《伤寒论》中疏肝理气解郁的“四逆散”,简单四味药,方组分别是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临床可治疗胆囊炎,肝炎,胆结石,输卵管,乳腺等等多种病症。
此方虽然简单,但实际运用中也有君臣佐使,相互配合。其柴胡乃君药,它归肝经和胆经,有疏肝理气第一药的名声,用它先通体内肝经,肝经一通,身体胸协等部位的疼痛就无影无踪。柴胡为君,白芍为臣,同样也是入肝的一味好药,可泻肝火,安脾肺,滋补肝血。柴胡配白芍,一个疏肝,一个滋肝,绝对一对天造地设的好搭档。枳实和甘草,疏肝健脾,四味药共奏好疗效。
四逆散临症可以治疗胆囊炎、肝炎、胆结石等这几种病症,都有胁肋部位疼痛的症状,基本都是肝气郁滞而引起的,所以在临症的治疗中,四逆散的疏肝理气正好对应病机。在妇科临症上面,四逆散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像女性输卵管炎,附件炎等引发的少腹疼痛,也是肝经经过的位置,肝经若不通,气滞血瘀,也会导致卵巢、输卵管出现问题,形成积水、疼痛、胀痛。通过用四逆散疏肝理气,畅通肝经,也就可以解决少腹部位的胀痛问题。
四逆汤的方解:本证多由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阳气内郁所致,治疗以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为主。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此种“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正如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枳实与柴胡配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原方用白饮(米汤)和服,亦取中气和则阴阳之气自相顺接之意,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武夷岩茶起源
武夷岩茶起源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蒋叔南游记中有提到武夷山数处有见,如天心岩九龙窠(即有摩崖石大红袍三个字的一处,传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游岩一处、珠濂洞一处(也有入叫水谦洞),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游记和调查都没有交代清楚这几处大红袍更具体的地点、属哪个寺庙茶庄、是否是同一种或同名不同种、茶树特征是否一样以及品质如何。1941年林馥泉的《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一文中提到马头岩的磊石盘陀有大红袍的,而记录大红袍采制全过程的却是九龙窠大红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中国传统祭祖时节,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节气之一,是郊外踏青春游和外出祭祖的好时节。清明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后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在古人的认知里,人死之后是不会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死亡的只是你的肉体,但是人的灵魂是不破不灭的。所以无论是关于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各类传说,在一些古书上里面看到老人说:今年是“清明逢戊子,上坟不填土”,是什么意思呢? -
湖南黑茶历史
湖南黑茶历史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 -
山茶油
山茶油[shacháyóu]油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