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艾灸理疗治胃溃疡
2019-11-20中医文化 1986人已围观
简介艾灸理疗治胃溃疡胃脘痛是指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者十二指肠的黏膜受到损伤,导致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本病症是由于胃酸以及胃和十二指肠内部制造的保护性黏液失衡所致,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情志不舒畅,肝气横逆犯胃,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节,食滞内生热,饥饱失常,脾胃虚弱,或外感寒邪犯胃都可以导致胃脘痛。胃脘痛病症以剑突下疼痛为主,胃溃疡多为餐后上腹正中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上腹部偏右痛,肝气犯胃见胃脘痛,两肋涨闷,嗳气吐酸,肝火耗伤胃阴,入食易痛,口干苦,吞酸、便秘,寒邪犯胃胃脘痛,畏寒喜暖
艾灸理疗治胃溃疡
胃脘痛是指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者十二指肠的黏膜受到损伤,导致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本病症是由于胃酸以及胃和十二指肠内部制造的保护性黏液失衡所致,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情志不舒畅,肝气横逆犯胃,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节,食滞内生热,饥饱失常,脾胃虚弱,或外感寒邪犯胃都可以导致胃脘痛。
胃脘痛病症以剑突下疼痛为主,胃溃疡多为餐后上腹正中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上腹部偏右痛,肝气犯胃见胃脘痛,两肋涨闷,嗳气吐酸,肝火耗伤胃阴,入食易痛,口干苦,吞酸、便秘,寒邪犯胃胃脘痛,畏寒喜暖,得热则减,痛有定处,入针刺刀割,脾胃虚寒症见胃痛隐隐,喜暖喜按,遇凉加重,受凉劳累易发病。
艾灸治疗以行气解郁,补脾温中,和胃止痛为主。
艾灸治疗主穴:
1、中脘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疾病】 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2、足三里
【标准定位】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3、梁门
【标准定位】梁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疾病】主治胃痛、呕吐、纳呆、泄泻、便溏,及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4、胃俞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
5、 天枢 (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
【标准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疾病】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天枢穴是临床常用穴位,其应用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主治胃肠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操作方法为直刺 l~1.5寸。
知艾者福,用针者康,善灸者寿。养生是一种态度,艾灸是一种养生方法,艾灸更是预防疾病的健康方式。放下疲乏,解脱烦恼,回归自然疗法、返健康身心!福州景耀中医-俞景耀的【俞氏自然平衡疗法】让您健康舒心没烦恼!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空手道
空手道由中国南拳与日本本土武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搏击格斗的武术。空手道空手道古称空手、唐手,是发源于日本九州、琉球地区的一种武术,日本传统格斗术结合琉球武术唐手而形成的,古代琉球的一种武术叫“琉球手”或“组手”,融合了从中国闽南传入的中国武术——福建的永春白鹤拳后被琉球人尊称为“唐手”;唐手是中国传统武术传入冲绳地区结合当地武术琉球手发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将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斗技与唐手相结合,后来又接受了日本武道的影响,成为现代的“空手道”。二战之后通过美军宣传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空手道当中 -
芦 根[草本植物中药名]
芦 根[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泻火药,禾本料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根茎。【处方用名】 鲜芦根 干芦根。【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经。【功效】 清肺胃热,生津止渴。【临床应用】用于温热病高热口渴,胃热呕吐,以及肺热咳嗽、痰稠而黄等症﹣﹣温热之邪,袭于肺络,则为肺热咳嗽;犯于胃府,则见津少口渴;如影响胃气通降,则上逆而呕恶。俞景耀/提供文章。 -
喝茶的益处多
喝茶的益处多茶,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之一。它不仅是提神醒脑的必备饮料之一,而且喝茶能带给您意想不到的预防、治疗效果,保持喝茶的良好习惯,帮助身体排毒预防辐射、提高抗病能力是一种有效方法。同时,如果茶叶使用得当的话,还是防病养生的好帮手。据现代科学分析和鉴定,茶叶中含有4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叶绿素、维生素、类脂、咖啡碱、茶多酚、脂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对人体都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1、化解金属中毒如误服银、铝、洋地黄、奎宁、铁、铅、锌、钴、铜、马 -
绿茶价值与功效
绿茶价值与功效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也可称为中华茶宝典。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具体作用有:抗衰老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