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古法榨油【民间传统手工榨油】
2019-11-20民俗文化 3404人已围观
简介古法榨油【民间传统手工榨油】每年农历四月到六月,是压榨油菜籽油的时候,老油榨坊整修一新,茶油或菜籽油的浓郁香味飘散,传承了几十代的手工古法作坊又开始运作如初。古法的操作方法:炒、磨、碾、蒸、踩、撞,这是压榨的古老手工制油方法,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古法榨油,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代代口耳相传,一丝不苟,今天人们保留下来的每一道工序,和三百多年前明朝出版的《天工开物》,仍然完全吻合。乡里人称榨油为“打油”,到了打油的时候,农户们挑着脱粒后的菜籽或茶籽果来到油榨,交给打油的师
古法榨油【民间传统手工榨油】
每年农历四月到六月,是压榨油菜籽油的时候,老油榨坊整修一新,茶油或菜籽油的浓郁香味飘散,传承了几十代的手工古法作坊又开始运作如初。
古法的操作方法:炒、磨、碾、蒸、踩、撞,这是压榨的古老手工制油方法,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古法榨油,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代代口耳相传,一丝不苟,今天人们保留下来的每一道工序,和三百多年前明朝出版的《天工开物》,仍然完全吻合。乡里人称榨油为“打油”,到了打油的时候,农户们挑着脱粒后的菜籽或茶籽果来到油榨,交给打油的师傅们,油榨坊里人声鼎沸,热闹起来了。
山茶果山茶油,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采摘茶果,11月晾晒脱壳,12月份就可以销售茶籽或收购茶籽,来年一二月份榨油,所以通常山茶油是季节性的。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山茶果山茶籽小批量的不好储存,储存不良的山茶果山茶籽的出油率会降低,所以人们一般就每年3月份前把茶籽都榨成毛油,而毛油就可存放的时间长些。
【古法手工榨油方法如下】
榨油的第一道工序是炒籽。炒籽的锅和一般的锅不太一样,斜着安在灶台上,这是为了方便散热和翻动。炒菜籽需要师傅不停翻动,并随时掌控火候。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车师傅捏起一把菜籽碾开在灶台上,凭菜籽芯的颜色来判断起锅的时候。热乎乎的菜籽起锅了,马上转移阵地,这个小小的石磨,是专为碾菜籽而定制的。
不同于油茶籽,烘干后可以直接倒入碾槽,菜籽圆滑细小,必须把每粒菜籽磨成不规则形状,叫“不出整籽”。圆圆的木盆底下连着磨口,均匀使力,菜籽自然下滑,重点是石磨高低左右要平,师傅调整了好几次,才顺利开磨。
古法榨油的每一项工序都带着温度,磨好的菜籽趁热又赶紧倒入碾槽。这里的碾轮高达1.5米,还是个独轮,能拉动它的必须是位大力士。
牛拉动碾轮,一圈圈地转着,一根木条卡在碾轮上,把黏在轮子上的菜籽刮下。榨油用工具从大处到小处,处处都经过研究衡量,不断改进,长年的劳作实践下来,几乎没有一处是无用的设计,也没有一处会对参与劳动的人和物有所妨碍。
菜籽碾完了,就要上锅蒸。在蒸之前,还要先过一遍筛,确保菜籽粉末均匀。灶里火势正好,开始蒸坯了。蒸粉用的蒸锅是专用的,外形如蜂筒,将碾好的菜籽粉俗称叫“坯”倒入其中,让粉末充分吸收水汽,蒸熟蒸粘,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凭经验。
接下来就是最考验师傅技巧的环节了——包饼。包饼不但要求有良好的腰力、臂力,还要有相当的巧力、准力,能不能出油,出多少油,全部由包饼的师傅掌握。
俗话是这样说的:一坯二碾,三包四打。包枯也要包得好,不包平就不出油,油就藏在里面。就要踩得四周一样平,要踩平,中间不能藏芯。
包好的坯饼,叠放在一起,就可以统一运到榨槽里撞油了,这是榨油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榨槽,重超千斤,用一根或两根大硬木如柞木或樟木凿空制成,横摆在榨油坊的显要位置。将胚饼竖着放进榨槽里,槽内右侧装上两排木楔,师傅们调整好桩头位置,就可以开榨了。
开榨时,掌锤的师傅,执着悬吊在空中的油锤,对准油槽中的“进桩”用力撞去,沉闷的撞击声,成了一种师傅们熟谙于心的韵律,起步退步,拖后进击,油饼的稻草闪闪发亮,油槽里金黄的清油如暴雨般喷洒而出。
三个人都要同时着力,拉绳的人要拉得好,后面掌尾的人要掌握方向,要(往上)打就往那边打,要(往下)打就过来一脚,这就是民间的人文古迹。
菜油味美养生,浑身是宝,榨完油后的菜枯,也有很多用处。菜枯不论施肥什么东西(都好),(比如)给稻谷施肥。打经济算盘,就愿施(化学)肥料,按质量来说,就愿放菜枯。(放菜枯)的谷子又黄亮,又开胀,谷子又饱满。还有一些你们知道的,现在瓜棚里种的西瓜为什么不好吃,为什么淡味,就是没用菜枯,完全靠化学肥料。
三四十分钟的撞油结束后,师傅们开始卸下油饼,在茶油制作中这就是全部工序完成了,但是菜油和茶油的程序有很大区别,师傅们说接下来还要复枯。
打复枯就是重新再打一次,到榨里再撞一次,包一次,碾一次。等于油没打干,毕竟是人工(打的)。如果打油时有没有碾到的,(打复枯时)再进行第二次碾,第二次碾了以后再上去打,那么里面的油就全干了。
菜油要打两次,一天就是打一榨油,就是打三百多斤籽。碾碎油饼,过筛,上蒸,包饼,撞油,相当于于重复所有榨油程序。撞油声又开始响起,和机械化的作坊比较起来,手工作坊费时费力,考验手艺,确实不易。现在用榨油机就是人轻松一点,(手工)一日又要备籽又要炒籽又要磨籽又要来碾,这样就要(累)一点。现在人都是图轻快,实际上油就是这种油好。
古法榨油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古法榨出的菜油色泽油亮、香味浓郁,口感绵香四溢,这也是古法压榨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一间小小的油榨坊,延续的不仅是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他们生存的经验,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本文图片由著名摄影师黄恒日提供】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截拳道【武术自由搏击术】
截拳道【武术自由搏击术】:截拳道(英译:Jeet Kune Do)是由一代功夫巨星、武术名家李小龙先生创立的一种由中华传统武术与技击打斗相结合的科学的自由实战技击术。截:截断对手攻击或阻击,即为防守;拳:代表四肢主动出拳或踢打,即为攻击。道:老子的哲学理论的思想和动作的源泉,这里的道主要源于古代先哲老子思想中的道,即术、法。截拳道的最大优势是以最短的出拳距离和最快的时间进行防守反击、直接反击、防御和攻击的拳脚之道,即有效的不拘形式的实战与搏击。 -
华夏中医宝典-之中药学一
华夏宝典之中药品种众多,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例如紫苏可以治疗感冒,大黄可以治疗便秘,蒲公英可以治疗热疗、疗疮,黄芪可以治疗气虚……,不同的病症需要选用不同的中草药来治疗,就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特有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可以从多方面来认识:疾病有寒性、热性的区别,药性也有寒、热的不同;病势有向上向下、在表在里的差异,药性也有升、浮、沉、降的区别;疾病发生部位在各个脏腑经络不同,药性也有归入某经的区分等等。 -
夏枯草[中药草本植物]
夏枯草[草本植物]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花序及干燥果穗。药性: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其全株都入药,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夏枯草作为中药在中国有着千余年的应用历史,民国《新本草纲目》称其为治凛疡之圣药。在现代被制作成夏枯草煎膏剂、口服液、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搽剂等方剂,近来临床上也用于肿瘤。 -
太极拳
太极拳太极拳,中国古老的传统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