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浮萍[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9-29中医文化 889人已围观
简介浮萍[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发散风热药,浮萍属天南星科植物又名水浮萍、田萍、青萍等。浮萍科多年生水生小草本植物紫浮萍的全草。 处方用名: 浮萍 浮萍草 紫背浮萍。性味与归经: 辛,寒,入肺经。 功效: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水肿、疮癣、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癌痒、丹毒、烫伤等疾病。
浮萍[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发散风热药,浮萍属天南星科植物又名水浮萍、田萍、青萍等。浮萍科多年生水生小草本植物紫浮萍的全草。
处方用名: 浮萍 浮萍草 紫背浮萍。
性味与归经: 辛,寒,入肺经。
功效: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
临床可用于治疗:水肿、疮癣、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癌痒、丹毒、烫伤等疾病。
因其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元素、维生素等物质;可作为饲料,具有促进动物生长、体色沉着、抗感染、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效,其假根具有吸收功能,可修复被污染的水体。[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发热无汗,麻疹隐隐不出或疹出不透,风热瘾疹、皮肤瘙痒等症﹣﹣本品性寒,轻浮升散, 善开毛窍,入肺经达皮肤, 有发汗解表、透疹等功效,故可用于外感风热及麻疹透发不畅等症,临床常与西河柳、牛蒡子、薄荷等配伍应用;对风热瘾疹亦可内服、外用,内服常与蝉衣、荆芥、防风、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等配用。
2.用于风水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浮萍能泄热利水,故对于水肿而有表热者,可与白茅根、赤小豆、冬瓜皮、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方剂举例:
浮萍丸《沈氏尊生》:浮萍、防风、黄芪、羌活、当归、千葛(即葛根)、麻黄、甘草,治疹痘无汗、不易透达。
现代研究报道:
成分:紫浮萍含荭草素、牡荆素、芹菜糖、木犀草黄素;此外,还含有醋酸钾、氯化钾、碘等。
药理: 紫浮萍有利尿作用。本品煎剂及浸剂经动物试验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分布范围
浮萍除印度尼西亚爪哇外,广布于全球温暖地区;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
浮萍喜温暖气候和潮湿环境,忌严寒,常生长于池沼、水田、湖泊或静水中。
药用价值:
浮萍全草可入药,其味辛,性寒,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疮癣、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癌痒、丹毒、烫伤等疾病。
饲用价值
浮萍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元素、维生素等物质。新鲜浮萍能直接作为饲料投入使用,也可用浮萍干粉部分替代鱼粉、豆粕等传统饲料饲喂畜禽,具有促进动物生长、体色沉着、抗感染、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效,有利于缩短鸡鸭、鱼、猪、羊等动物的育肥周期,较大程度地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生态价值
浮萍的假根具有吸收功能,通过过滤过程迅速吸收有机、无机污染物,修复被污染的水体。如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亚甲蓝(MB)染料等,无机污染物镉(Cd)、钛(Ti)等。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八极拳【中国传统武术】
八极拳[中国传统武术] 八极拳,中国传统武术之一。盛行传承于北方的传统拳种,“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八极拳精神讲究十六字诀:即“忠肝义胆 以身做盾 舍身无我 临危当先”。 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开门八极”、“开拳”等。但近代根据其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的特点,以“八极”二字定名。 -
中国民俗学会
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为非赢利性社团组织。成立于一九八三年五月,法定住所位于北京海淀区。学会拥有会刊、年刊及网站,截至2014年1月会员数达1936名。现任会长为朝戈金研究员,秘书 -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药用-发散风寒药】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处方用名: 防风 青防风 炒防风 防风炭。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 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用于风湿痹痛﹣﹣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以治 疗风湿痹痛等症。【华夏宝典】 -
中国式摔跤
中国式摔跤中国式摔跤运动是中华武术技击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叫法如:掼跤、争跤、摔跤、摔角、率角,而最普通的是称摔跤。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它是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把摔跤、射箭和驾车三者列为军事训练项目。到了汉代,摔跤还作为表演项目演出。晋代,多在元宵节举行摔跤比赛。唐代多在春秋两季举行比赛,也作为宫廷娱乐的项目。五代时期,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