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自然武道
2019-11-20武术文化 1979人已围观
简介自然武道自然武道的理论基础总心法口诀: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自然武道拳理以《易经》、《老子》、《庄子》等儒家经典哲学思想为基础,受自然界万物间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变化规律所启发,其图像为○(读零)即是宇宙本体,有概括自然之意,自然武道功法之“环中要妙”俱在其中。自然武道以“道法自然”为依归,从有形练到无形,从有相练到无相。讲求无中生有,不讲着,不着相,以气为归,自然门武术学习初期以规定的练法,其根基以少林、武当为基功,六年后转入少林武当的中点的自然
自然武道
自然武道的理论基础总心法口诀: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自然武道拳理以《易经》、《老子》、《庄子》等儒家经典哲学思想为基础,受自然界万物间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变化规律所启发,其图像为○(读零)即是宇宙本体,有概括自然之意,自然武道功法之“环中要妙”俱在其中。自然武道以“道法自然”为依归,从有形练到无形,从有相练到无相。讲求无中生有,不讲着,不着相,以气为归,自然门武术学习初期以规定的练法,其根基以少林、武当为基功,六年后转入少林武当的中点的自然门功夫阶段,不失自然本旨以气为归的自然内家功夫。习者只操功夫,不问打法,功成自然会打。自然武道功夫最大之归根,即气归丹田,勿忘勿助,似有似无,一洗少林刚毅,一变内家柔弱,而成其有刚有柔,亦刚亦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既济之武功。应于技击,操纵自得,施于道门,兹为基础,是诚技也近乎道者也。
自然武道的技击要诀:以内圈手为根本,静则为令牌式,动为八法裆,变则为浪步,眼视对方两眉间,眼手准星,久转不离原标。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钻。吞身如鹤缩,吐手若蛇奔,活泼似猿猴,两足如磨心,若问真消息,气穴寻原因。生擒捉拿,闪躲圆滑,吞吐浮沉,绵软巧脆,化妙神字至上乘。一沾即走,一走即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闪如清风,躲如抽鞘。自然武道功法和器械:先以内圈手为基础,后练鬼头手,踢,骈踢, 行。再练以下器械:子母球,鸳鸯环,沙包,虎口棒,三角桩,上桩,走簸箩,挡板,地奔子等。
自然武道练功格言:掌须断石,骈须穿板, 须破竹,手如钢钩,身如铁石,硬则如钢,软则如胶,重则如生根,轻则如走冰,手出一条线,打出人不见。扣如钢钩刺如刀,詋如铁石粘如胶,相对如婴儿,举手不能逃。出手软如棉,上身硬如铁,劲有明暗,法有粘闪。硬如铁石软如棉,好似棉线吊个钱,不见劲来方是劲,个中妙诀在自然。
自然武道的套路:最经典有自然拳,按三线九点路线行拳,讲究轻灵活泼,圆转自如,意存丹田,不失自然本旨。自然武道遵循自然法则,内外兼修,不仅能练就超凡的搏击技能,亦有独特的养身功效。自然武道徐矮师、杜心五、万籁声、洪正福、俞国进等几代前辈,除徐矮师归隐山林不知所终外,杜、万、洪、俞等名师均以相续驾鹤飞升,当今的自然门传统武学传人中唯有俞国进的传人林辉、林忠华、俞景耀等有幸传承了万籁声老师自然门的大部分的武学精髓。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榴莲壳煲汤大补身体
榴莲壳煲汤大补身体榴莲有特殊的气味,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的人认为其臭如猫屎,有的人认为香气馥郁。榴莲的这种气味有开胃、促进食欲之功效,其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它的营养 -
戳脚翻子门功法拳械
戳脚翻子门(包括拳、长短器械)共有上百个传统套路。戳脚拳九趟,燕青翻子十八趟,大翻子八趟,寸翻子六趟,八闪翻八趟,地功翻子六趟,金刚捶八趟小翻子六趟,地行拳八趟,醉八仙拳(文武各一趟)。传统器械有五虎断门枪、五虎点刚十二枪,绝命十三枪,正把罗丝枪,左把罗丝枪,四门枪、奇枪、卡枪(五龙卡)、锦枪(双头蛇)、大昆仑刀、小昆仑刀、金背缥刀、金背连环刀、双刀(带缥)、双手带、连环剑、七星剑、青云剑、武子十三剑、乾坤剑、炎焰剑、双剑、虎头双钩、牛头档、小双挡、锁手棍、齐眉棍、九节鞭、刀里加鞭、虎尾鞭、走线锤、双流星 -
峨眉派
峨眉派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说是独占鳖头。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与洪门天地会之“峨眉山”不同,洪门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虚构,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实指。从明代开始有峨眉派的记载,明代中叶人唐顺之(1507—1560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荆川先生文集》里,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进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 -
鹤拳传奇典故
鹤拳历史渊源白鹤拳在神州大地上相传了近500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代武师们不懈的探索与创新,逐步演变成为“飞、鸣、宿、食”等形式的拳法,究其拳理,万法归宗,不外乎“飞者喜于形、鸣者善运化、宿者多内功、食者好指法”。如今飞鹤拳、食鹤拳几近失传,宿鹤拳、鸣鹤拳也危在旦夕,再不及时拯救,为时晚矣!明末清初,闽福宁府(今福建省宁德地区的霞浦县)北门外方家村,有位武师姓方名掌光字种公(祖籍浙江省丽水市),有女方七娘,天生丽质,聪颖过人。七娘幼时,种公把她许配给邻里亲友的儿子为娃娃亲。两亲家情趣相投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