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通背拳【传统武术拳种】
2022-01-25武术文化 5341人已围观
简介通背拳【传统武术拳种】通背拳又称通臂拳,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繁多,起源不一,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在传统武术中源远流长,流传十分广泛。此拳势无定势,行无定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刚柔、虚实、快慢、阴阳相互制约、相互转变。强调以猿背或猿臂取势,故又称“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传较广,流派较多,除“白猿通背”外,还有“五行通背”“北派通背”“六合通背”“劈挂通背”“两翼通臂等,较早流传于山西的“洪洞通背”,也属于通背拳系中的一个流派。
通背拳【传统武术拳种】
通背拳又称通臂拳,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繁多,起源不一,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在传统武术中源远流长,流传十分广泛。此拳势无定势,行无定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刚柔、虚实、快慢、阴阳相互制约、相互转变。强调以猿背或猿臂取势,故又称“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传较广,流派较多,除“白猿通背”外,还有“五行通背”“北派通背”“六合通背”“劈挂通背”“两翼通臂等,较早流传于山西的“洪洞通背”,也属于通背拳系中的一个流派。通臂拳亦称通臂二十四势,又称独流通臂、沧州通臂,1916年沧州郭长生将此拳引进沧州。该拳由二十四个单打姿势组成,由于各个姿势可任意组合成无数套路,故有“千趟架子万趟拳,通臂出来一势打不完”的说法。
通背拳相传为清末时河北省廊坊市霸州人祁信所创。祁家本以杆法见长,遇河南人马先生精于拳技,便以杆法换学拳技,后又遇赵先生擅刀法,遂刀杆互换,形成了祁门特有的“十二连杆”法、“八步十三刀”法、“一百零八单操手”法,祁家通背拳始成名于江湖。是清末河北省廊坊市霸州人祁信所传,除此以外,以通臂或通背命名的拳种还有“通背猿猴”(六合通背)、“二十四式通背”(白猿通背)和“两翼通背”“五行通背”、“金丝合叶通背”等等,都与祁家通背不尽相同。
祁家通背拳第六代传人季玉林先生认为:兵器是手的延长,一丈多长的大杆不同于枪法,属马上武艺,始于冷兵器时代的长矛作战技术,操练时手的把位异于小花枪的“叠拿”持枪,讲究“后屯把”,即后手不握杆梢,离杆梢一肘远,若在陆地上操练,即会失去原本的真实技击含义,况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已没有实际的实用价值,无须予以保留。而刀法,是单手兵器,其中很多单操的刀点,可以予以保留,稍加训练,可以使学人随意用任何物体代替兵器,形成器械技击。因此,从表面上看,是舍弃了刀枪,而实际上,丰富了器械的范围,不仅限于刀枪,使学人能够得到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器械技击技能,并使祁家通背拳更加与时俱进,且不失武林先辈之本意。小连手,是祁家通背拳技击的核心训练方式,历经几代人的不断发展,于近代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是区别于其他拳种的重要标志,它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和不可重复性,并且招法严谨,符合技击规律,在外行人看起来眼花缭乱,变化莫测,内行人看来,则醒懈有度,身步有章,举手投足,无不契机,理之深妙,不可尽言。属武林中易闻难得之技。以“两臂相通”的通臂劲而著称。 要求臂由松肩发出,通过裹肘,以成通臂之势。另外,前手尖、前脚尖、鼻子尖,必须对正在一条竖直线上,即所谓的“三尖正”。其实,这种要求在其他拳术(如劈挂拳、八极拳、形意拳等)也同样强调,不过在祁家通背拳说来它是劲法形成的关键,而非仅仅是规范姿势的要求。拳谱中对于劲法的要求有20个字“冷弹脆快硬,沉长活柔巧,重猛轻灵抖,涵虚粘连随”。在单操手中,要求达到各种功力,特别是以“抖翎劲”为中拳、拍掌等主要招法的劲势。
练习时,有击响声是祁家通背拳的操手特点,老师通过辨别声音判断学生劲法的对错,以便加以辅导,另如所谓“寸劲”,在祁家通臂拳属于基本功的训练范畴,单操手中,必须要练出来的。在技击中讲究沾衣发劲,不提倡使用本力、拙力,而且劲法集中,招法冷脆,应者立扑。因此,“冷脆”既是祁家通背拳的主要劲法,又是其技击的风格特点。
通臂拳强调技击,讲究手眼身法步。初学先操“吊袋”一式,再辅以各项基本功,如“活臂法”|“活腰法”、“活胯法”、“活膝法”等等,后从“圈手”、“掸手”、“斩手”逐步开始单操手的练习,前辈云“入门先习圈掸斩”。
手法有108种单操方法,分别从势法、劲法、用法三个方面训练每一单式,学人必须在熟练掌握势法之后,老师才酌情为其讲解劲法和用法,以成初级技击。再经连手的训练,达到比武动手的水平。
眼法是辅助手法进攻的必要方法,在单操手和连手中有专门的训练要求,同时眼法在手法与身法的衔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祁家通臂拳中很多手法的使用秘诀是“一看对方就倒了”,故不可不详察。
身法是劲法的基础,没有身法的发招,即便有力量也是“本力”而非“功力”,在群战中以一敌众容易造成力不从心或体力透支。单操手中的劲法训练,实际就是身法路线的强化,连手中由于招法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依靠身法的自然过渡,另一方面加大了身法的作用。
法的范围包括既广泛又具体,首先是具体每一单式中与招相配合的法,即为招手所创造的条件。深层次上,在比武动手中有主动进攻的“醒门过步法”,防守反击的“懈门惊赫”法,还有贯穿醒懈的“收神惊赫”等等,都是具有可操作性极强的实战理论与方法,也是过去先辈们实为珍宝,绝不轻传的技击核心。
通背拳,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体育。
2019年11月12日,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背拳)保护单位名单。
【文章整理:自然浪步人】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药用-发散风寒药】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处方用名: 防风 青防风 炒防风 防风炭。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 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用于风湿痹痛﹣﹣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以治 疗风湿痹痛等症。【华夏宝典】 -
邵权武【国医大师】
邵权武【国医大师】 邵权武,男,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出身于中医世家,祖传三代行医,为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特色医药合作中心教授,消化肝病临床医学研究员,中国特效医术研究会委员,中国当代医界精英辞典总编缉。 -
活立康蛋白酶
活立康蛋白酶活立康是一种经高科技研发而成的微生物制剂。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是我国的科研火炬计划,活立康荣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238778.5】,并取得了美国、欧盟27国及日本的特许 -
儒家学说影响世界
儒家学说影响世界中国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社会,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