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福建咏春拳大师郑忠
2021-12-07武术文化 4207人已围观
简介福建咏春拳大师郑忠 郑忠1945年出生在长乐城关大社村,祖籍福建省长乐区首占镇上洋村,福建传统詠春拳第七代“标”字辈继承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小受父辈影响,从小就好动的他还好琢磨,最早迷上的是魔术,后来更痴迷于传统武术”,四处拜师学艺。1960年随父移居香港后,郑忠进入一杂技团。其间拜传统武师学拳。郑忠大师的第一位师傅叫李胜,是叶问师出同门的师兄弟。几年后他不但学就了一身的魔术杂技,咏春拳等传统拳术也练得炉火纯青。
福建咏春拳大师郑忠
郑忠1945年出生在长乐城关大社村,祖籍福建省长乐区首占镇上洋村,福建传统詠春拳第七代“标”字辈继承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小受父辈影响,从小就好动的他还好琢磨,最早迷上的是魔术,后来更痴迷于传统武术”,四处拜师学艺。1960年随父移居香港后,郑忠进入一杂技团。其间拜传统武师学拳。郑忠大师的第一位师傅叫李胜,是叶问师出同门的师兄弟。几年后他不但学就了一身的魔术杂技,咏春拳等传统拳术也练得炉火纯青。
1965年郑忠远渡重洋前往英国伦敦留学,70年代的英国,唐人街实在是鱼龙混杂,加上华人地位很低,时常受人欺负。郑忠为华人打报不平深受敬重,经常有华人邀请传拳,当地的华人社团力邀郑忠大师教授华人武功,以求防身护业,第二年就开设了第一家武馆,向华人传授咏春拳。几年间,凭着一身真功夫,19岁的他在留学英国期间,在伦敦开设20多家“忠武”武馆而声名远播。
1973年,留学英国的沙特阿拉伯多根王子慕名到郑忠位于伦敦的武馆拜师学艺。有感于王子的真诚,1975年当多根王子回国时,郑忠开始担任他的私人保镖护卫左右,并担任了王宫侍卫长兼贴身保镖17年,期间郑忠始终孑然一身,入乡随俗,恪守阿拉伯世界的众多清规戒律,他还应邀为一些阿拉伯国家训练王宫卫队,深受好评。
在数十年武林生涯中,郑忠也创下了“华人之最”,第一位出任外国王宫侍卫长兼王子保镖的华人,最早公开咏春高级椿法并出版《108木人椿实用法》专著(英文版于1976年在英国伦敦出版)。尽管多根王子极力挽留郑忠到沙特过安定生活,但郑忠大师婉拒了。他说,“我的根在中国,詠春拳的根在福建,我要让詠春拳在故土重新焕发出魅力”。
1991年郑忠卸下沙特阿拉伯王子保镖重任,回到故乡福建,郑忠拜福建传统咏春拳“桥”字辈第六代传人郑威为师,系统学习咏春拳。郑威不仅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还将镇门之宝——八斩刀交给郑忠。郑威是福建传统詠春拳“桥”字辈宗师,在他96岁高龄时将毕生所学倾囊传授给了郑忠大师,并将镇门之宝——八斩刀交付传承。至此,郑忠大师成为福建传统詠春拳第七代嫡传继承人。
他一直铭记着郑威师父临终嘱托——把福建传统咏春拳发扬光大。这一年,郑忠选择回到长乐,开馆收徒。多年来,郑忠一直免费教学,如今桃李满天下。
2007年拍摄《李小龙传奇》时,央视特聘郑忠为该剧咏春拳总顾问,教导李小龙扮演者陈国坤学习咏春拳。
2013年夏天,电影《咏春小龙》在全国上映,剧中的那场雨战让许多影迷难以忘怀。郑忠饰演的师父接受欲称霸港九武林的黑人拳王的挑战,两人在雨中展开较量。这场戏也是郑忠参与主演并担任剧中武术指导的精彩一笔。随着《李小龙》功夫热,咏春拳的系列电影热播,咏春拳也风迷全球。
咏春拳郑忠是继李小龙之后又一位以中国功夫扬威海内外的传奇式人物,由于他在沙特王宫的特殊身份,他又成为1990年中沙建交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中沙尚未建交的时期,他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多次促成多根王子访问香港和台湾,并频频与港台社会各界名流接触交往,结下了朋友情谊。
1977年4月,酷爱中国武术的多根王子在郑忠的牵线下,到港参访各武术团体。这是阿拉伯世界国家的王子成员首次访港。香港南拳北腿各派武术掌门人会聚一堂欢迎王子,并互赠锦旗礼品纪念。感于郑忠大师以一己之力努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前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赠与郑忠先生八个字—“身在海外,心系祖国”……
随着咏春拳在世界的传播,多年来,大多数人只知道广东的咏春拳很出名,却不知福建咏春拳,福建才是咏春拳的发源地。经过郑忠师徒多年的不懈努力, 2009年6月12日,福建传统咏春拳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福建传统咏春拳的辈分排法是按咏春拳的拳路名称“小念头寻桥标指刀棍”等来命名的。五枚师太是始祖,传下的第二代严咏春二祖是“小”字辈,严咏春是咏春拳第二代弟子,是五枚师太300多名女弟子中的一位。第三代的三祖是“念”字辈,传到郑忠是第七代“标”字辈,郑忠徒弟是“指”字辈。这个排辈方式,一直使用至今。
詠春拳是福建南少林五枚师太所创,清朝初期,郑成功反清复明失败退守台湾,福建沿海各地的男丁死了很多,村里更多的是孤儿寡母。同为反清志士的五枚师太,为了帮助这些弱女,创了一套拳法传授给她们。那时候,嫁出去的女人没有名字,她们练习詠春拳后,学会写“詠春”二字,绣在贴身衣物上,慢慢地詠春就成了她们的名字,据传,这些叫“詠春”的女性最后发展到300多位,姓马的,就叫马詠春,姓严的就叫严詠春。后来清廷察觉福建反清势力有所抬头,于是进行残酷绞杀,这些人为自保只能秘密行动,甚至外逃,从而将詠春拳带到了广东,因此咏春拳在广东生根发芽,发扬壮大] 编辑:自然浪步人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点苍派武术
点苍派武术:点苍派是一个神秘的门派,位于云南大理苍山,苍山又名点苍山,古籍中又作“玷苍山”。武侠小说中的点苍派,就是来源于此。该山山色翠绿,只有山顶留有积雪,故得名“点苍”。隋唐时期佛教传入大理,苍山便被誉为释迦修行的“灵鹫山”,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点苍山自古以来便在武术界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各派武术精华也随之在这里落地生根,点苍武术共有:太极门、八卦门、通臂门、形意门、南拳门、八极门、无极门等十大门派,器械主要有绳镖、十三节鞭、龙凤双刀、铎鞘、单刀、五行剑等近20种,值得一提的是铎鞘,就是今天的霸王鞭。 -
孟村八极拳[中华传统武术]
孟村八极拳[中华传统武术] 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创地为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镇,八极拳发展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已传承十四代。八极拳据传由癞姓道士传艺河北省沧州市孟村人吴钟,吴钟传艺其女吴荣。孟村遂成为八极拳的发源地。自吴荣之后,八极拳分两支传习: 一是吴氏本家及其门生。近代传衍不绝,造诣较深者有吴楠、吴恺、吴会清、吴秀峰、吴连枝。其近亲马凤图影响较大,传人较广。另一支是王四学艺于孟村后,传罗疃张克明,张传其子张景星、黄四海等。张景星传人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书文、马英图 -
十二时辰与脏腑
十二时辰与脏腑: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
福建地术犬法
福建地术犬法 地术犬法,简称“地法”或“地术”,俗称“狗拳”,是福建地方拳种,其源流有三种说法,其中的一种说法是:相传明末清初,演练地术拳法的少林弟子因参加戚家军的抗倭斗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