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擒拿术练习和实战
2019-11-20武术文化 1304人已围观
简介擒拿术练习和实战由于擒拿术是一种应敌捕捉技术。常配合其它技击方法对敌人进行反侧关节、分筋挫骨,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而就擒,如踢裆撇臂、挎拦、携腕、小缠、大缠、端灯、牵羊、盘腿、卷腕、断臂等等。事实上,擒拿术也包括解脱法。 擒拿术要诀1.胆大古人说的“胆大人艺高,艺高胆更大”,是一条重要的实战经验。所谓“胆大”,是指临阵杀敌时的胆略。胆大是建立在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无比仇视的基础上,在战斗时充满必胜的信心。平时训练为了临战,因而能带着强烈的敌情观念,本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严格要
擒拿术练习和实战
由于擒拿术是一种应敌捕捉技术。常配合其它技击方法对敌人进行反侧关节、分筋挫骨,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而就擒,如踢裆撇臂、挎拦、携腕、小缠、大缠、端灯、牵羊、盘腿、卷腕、断臂等等。事实上,擒拿术也包括解脱法。
擒拿术要诀
1.胆大
古人说的“胆大人艺高,艺高胆更大”,是一条重要的实战经验。所谓“胆大”,是指临阵杀敌时的胆略。胆大是建立在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无比仇视的基础上,在战斗时充满必胜的信心。平时训练为了临战,因而能带着强烈的敌情观念,本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严格要求,练就一身杀敌制胜的过硬功夫。临敌运用纯熟,能表现出勇猛顽强、机智灵活的战斗风格。敢于同敌人作殊死的斗争。
2.力雄 身体壮。力气雄,这是学习和运用擒拿术的必备条件,是战斗取胜的物质基础。俗话说:“要毒要狠,力量为本。百巧百能,无力不实。”就是说明力雄是习武之要素。如果一个人手无缚鸡之力,怎能在紧张激烈的殊死搏斗中战胜敌人而保存自己呢?所以身体好,力气雄、功力厚的人,能最快掌握擒拿技击方法和战略、战术,临阵应敌自如,能巧妙地使用避实击虚,虚实并用,以柔制刚,刚柔相济等方法,将敌人攻击之猛力引进落空。功力雄,还应懂得节约体力,学会望劲:即知来力之大小,着力之部位;懂劲:即知来力之刚柔、虚实、变化;借劲:即借他人之力还击他人,如使四两拨千斤之力;使巧力:即我用粘、连、绵、随,缠于敌手,遇机实发,这样就能在交手时处处主动。
3.准确 俗话说:”踢打不准,犹如跳井。”因为各种擒拿与解脱法,不但技术非常复杂,规格十分严谨,而且在使用时必须精细准确。其动有方,其用有法,使法必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擒拿术力求反侧关节要超过其生理限度,点穴时要集中全身之力于一点击其要害,法到力到,充分体现“手到擒拿”的功用。
4.快速 与敌决斗十分强调“拳似流星眼是电”,“伸手擒拿快打慢”。擒拿 术是应敌防身之术。因此,快速的擒拿与解脱,能使自己主动灵活,能以快制百慢,能在快速中赢得致胜的时间。快这能捕捉战机,攻其不备。快速可以寻求敌人弱点,以逸待劳,多变战法,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当然,快速要建立在准确的基点上。快与慢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求在快中求准,快中求稳,快中求活,快中求巧。要伺机而动,因人而异,切不可百合一法,千篇一律。要在快速中寓绝技于一般动作之内。在战术上做到:“彼不动,我不动”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彼若动,我先至”,以期先发制人或后发先至。
5.狠毒 擒拿术本身就是以反侧关节、点穴窒息、分筋碎骨为目标,因而临敌必须心狠手毒,否则将为敌人所俘获。心狠是指对敌人不留情,只有制敌人于死地,而后才能保全自己。而手段毒辣,是指使用靠近敌身,攻其要害;粘贴敌人四肢和头身要紧,以防其滑逃;或最大限度地牵张敌人各关节,使之旋折。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上乘梅花拳法
上乘梅花拳法上乘梅花拳宗渡传法表里金言上下前后左右静似松动如风攻知守隙守以攻藏进直斜能契退园曲善带虚承春意盎然实就秋果绽断力行分合移八卦劲发驰聚游太极幻化引渡虚中裹实变动 -
腊八粥【民族文化习俗】
腊八粥【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腊八粥是在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国汉族民 -
绿茶历史
绿茶历史据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川北(七佛贡茶)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绿茶据传发源于湖北省赤壁市。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 -
梅惠志谈传统武术与技击
梅惠志谈传统武术与技击梅惠志先生不仅是散手运动的推广人,也是将传统武术同现代搏击结合大胆的尝试者。他同他的学生曾多次同传统武术进行过交手比试,对传统武术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80年代初,在北京什刹海有一批武术的拓荒者,为散手运动的普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群人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被誉为北京散打第一人的梅惠志先生,在他的培养下,北京涌现出像张新正、杜振高、杨广军、张力华、特学刚、李瑞东等几代优秀的散打运动员。梅惠志是北京市散打运动的创办者,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国际式摔跤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