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茶道文化 >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
2019-11-20茶道文化 1236人已围观
简介福鼎白茶制作工艺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采摘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2、萎凋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3、烘干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4、保存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
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古白茶制法
太姥山所在的福鼎茶区在茶业发展历程中,也曾引进过绿茶、红茶、花茶等制茶工艺,并延续至今,而且还创制出被誉为闽红三大工夫之一的白琳工夫。但值得庆幸的是,古白茶并没有因此在福鼎湮灭。那些隐身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太姥山原著民和僧侣们,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仍执著地沿用晒干或阴干方式制茶自用,无意间将古白茶制茶工艺保存了下来,并默默延续了千百年。山民这种自制的土茶,俗称“畲泡茶”、“白茶婆”,至今仍有,我们在太姥山区的农村还可以喝到,山民们将这种茶泡在大茶缸里,味道相当清爽,而且久置不馊,类似寿眉。遗憾的是,正如古白茶罕见于典籍一样,太姥山的古白茶也一直沉默不语。好在外人朝山偶尔也得到过太姥山古白茶的款待,有心人就顺手记录了下来。
太姥山出白茶的最早记载是唐陆羽的《茶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系白茶原产地”。其实,这句话也不是陆羽的原创,他也是从《永嘉图经》上摘录来的,《永嘉图经》是隋唐时期的温州地方志,可惜已经失佚,但这个时期的永嘉县只在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间存在。陆羽的这项记载,让我们获得一个重要信息,太姥山的古白茶早在隋朝时就已被外人所知。《中国名茶志》综述部分根据其他线索,称“福鼎大白茶良种可上溯至唐咸丰年间”,一点也不为过。陆羽《茶经》在记载名茶产地时,还将福州摆在岭南道的第一位,当时的太姥山隶属福州长溪县,这里所说的福州茶有没有包括太姥山茶,很值得探讨。
大约到了明朝,太姥山古白茶开始走出山门,有人还给它取了个很贴切、很雅致的名字,叫“绿雪芽”,并很快在名茶丛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就是明《广舆记》所说的“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明末清初时,太姥山茶(尤其是绿雪芽)的声名更盛,清初周亮工《闽小记》、郭柏苍《闽产录异》、吴振臣《闽游偶记》、邱古园《太姥山指掌》都有绿雪芽茶的记载,汪懋麟还诗赞:“贻我绿雪芽,重比南山贾”。另外,明谢肇淛《太姥山志》有太姥山人种茶的记载,清傅维祖《太姥山寺产印册》对太姥山寺院茶园进行登记,明陈仲溱看到有人在太姥山古道上卖茶,可见此时的太姥山茶不断广泛种植,而且开始出售;明林祖恕、林爱民和清王孙恭、谢金銮等游太姥山时,曾将太姥山山茶烹煮着喝,这也与白茶出水较慢的茶性相一致。可见,当时太姥山茶种植和精加工的历史不会晚于明朝,其上品就是被世人视为珍品的绿雪芽。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女性排卵期生理变化
女性排卵期生理变化 排卵是成熟的卵子从卵泡排出的过程,女性出生后,两侧卵巢约有30—60万个卵泡,但在人的一生中,只有约4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其余退化了。大多数人成熟的卵泡应该是在18-20mm,成熟的卵泡一般达到20mm都会开始排卵。但是也因人而异,因为临床上部分人卵泡可能达到22-23mm才破裂,部分卵泡可能14mm时就破裂。14mm卵泡破裂后也可能有成熟的卵子,而且也能受孕。 -
紫苏【草本中药名】
紫苏【草本中药名】有很高的药食同用养疗价值。紫苏的籽、叶、根、茎都有不同医疗效果,紫苏味辛,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等功效。紫苏【药用】发散风寒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茎叶。处方用名: 苏叶 紫苏叶 紫苏。 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肺、脾经。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症状。紫苏内拥有特有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可作药用、食用、油用,作香料用等,紫苏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 -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药用-发散风寒药】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处方用名: 防风 青防风 炒防风 防风炭。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 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用于风湿痹痛﹣﹣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以治 疗风湿痹痛等症。【华夏宝典】 -
著名武术技击家万籁声
著名武术技击家万籁声武林泰斗,万籁声先生(1903-1992)是我国著名武术家、技击家、自然门一代宗师,也是饮誉南国的骨伤科医生.生前以"文,武,道,医,拳"五宝行世,以"信,义,侠,勇"四德立身.1920年考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