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海上泼水节【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
2019-11-20民俗文化 1435人已围观
简介海上泼水节【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海上泼水节是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文化,也是台湾的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每逢端午节,石狮市虹江镇海上泼水节最为热闹。这一天各乡各里的人群争相涌向蚶江古渡,参加海上泼水节活动,人们乘上小船,驶向海面,拿着戽斗水桶,盛起海水泼向对方船上的人,互相嬉戏,一时间水花四溅,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船,笑声、水声、喊声交织成一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福建闽南地区石狮市蚶江传承了300多年的竞渡泼水闹端午,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海
海上泼水节【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
海上泼水节是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文化,也是台湾的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每逢端午节,石狮市虹江镇海上泼水节最为热闹。这一天各乡各里的人群争相涌向蚶江古渡,参加海上泼水节活动,人们乘上小船,驶向海面,拿着戽斗水桶,盛起海水泼向对方船上的人,互相嬉戏,一时间水花四溅,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船,笑声 、水声、喊声交织成一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福建闽南地区石狮市蚶江传承了300多年的竞渡泼水闹端午,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
海上泼水节传统民间文化习俗,最在于明朝开始,盛行于清朝。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清政府在石狮蚶江设立了蚶江海防官署,统辖当时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成为大陆对台通商的中心港口。蚶江开始了与台湾鹿港的商贸对渡。二百多年前,蚶江已有从事两岸贸易的行郊商号百余家,对渡船只三百余艘,两岸的海上贸易繁荣兴盛。端午节当天,除了海上泼水活动外,配套活动将有70人左右的狮阵表演,表演形式采取定点表演与行进间表演相结合。定点表演地点位于沿海大通道南侧篮球场,行进间表演地点位于沿海大通道“五王爷庙”路段。而火鼎公火鼎婆、拍胸舞、公背婆、矮仔摔跤、彩球舞、大鼓凉伞舞等民俗表演活动也将在“五王爷庙”戏台北侧空地定点轮流表演。传统的“攻炮城”项目将在“五王爷庙”西侧平地举行,主办者搭设两座炮城,参与者点燃手中的鞭炮扔向炮城,若引燃炮城则为成功,可获得一定奖励。作为石狮文化瑰宝之一的端午文化习俗,不仅传承了中原文化的古老元素,又融进了海洋文化特色,在海峡两岸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深。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贸易往来的密切,当时闽台两地的民间文化交往也十分活跃。尤其是每逢端午节,蚶江与台湾鹿港两地民众身着节日盛装,在海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时值春夏之交,天气炎热,便驾船竞渡,追逐泼水,驱热消暑,祈求吉祥,寓为人与船的大洗礼。后逐步演变为通过泼水活动,倾吐思念、交融情谊。海峡两岸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对渡泼水”民谣——《欢喜船入港》:“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据记载,“海上泼水节”最早见于明代,盛行于清朝,南迁开发八闽的中原汉人将纪念屈原的端午民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相融合,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节日,是泉州石狮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的文化产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泼水节”。每逢端午节,两岸对渡的船只都要在蚶江海边追逐泼水,以这种欢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融情谊,并祈求平安兴旺。“海上泼水”的习俗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成了全球仅有的民俗文化。
石狮市蚶江海上泼水节自2007年起已连续举办五届。该节庆不仅传承了中原文化的古老元素,又融进了海洋文化特色,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深远影响,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深远。2008年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已将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纳入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2009年起,文化部也把闽台对渡文化节作为文化部重点支持项目,中央文明办列入“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2011年,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被列为第三届海峡论坛,闽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并在中国品牌节庆颁奖盛典上,评为“中国最具地方特色民俗节庆”。2012年,又被列为第四届海峡论坛,闽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图片由国家高级摄影师黄恒日提供】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上乘梅花拳法
上乘梅花拳法上乘梅花拳宗渡传法表里金言上下前后左右静似松动如风攻知守隙守以攻藏进直斜能契退园曲善带虚承春意盎然实就秋果绽断力行分合移八卦劲发驰聚游太极幻化引渡虚中裹实变动 -
武夷大红袍[中国茶叶著名品种]
武夷大红袍[中国茶叶著名品种]武夷大红袍,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有“茶中之王”的美誉。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中以大红袍而名誉全球。武夷山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被誉为“武夷茶王”。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为千年古树,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产量稀少,被视为稀 -
腊八粥传说
腊八粥传说说起腊八节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传说知道的人就屈指可数了。传说一: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认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二:为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 -
《诗经》周颂·清庙之什
《诗经》周颂·清庙之什【266.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267.维天之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