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擒拿术招式动作
2019-11-20武术文化 2925人已围观
简介擒拿术招式动作擒拿术是中国武术拳法之一,擒拿术是使用刁、拿、锁、扣、扳、点、缠、切、拧、挫、旋、卷、封、闭等招法,进行擒伏与解脱,控制与反控制的专门技术。擒拿的手法较多,根据关节活动与手法运用特点,常用的有下列17个基本手法:(1)拿.握捏对方肢体关节,使其内旋和外旋,称里拿和外拿。(2)缠.双手抓握对方肢体远端,使关节扭屈,有小大缠之分。(3)背.将对方肢体反关节背负肩背上,使其过度伸展,如背肩、肘、腰。(4)卷.使关节过度屈曲,如卷肘、卷腕、卷指。(5)压.用力向下压,使关节肢体过伸,如压腕
擒拿术招式动作
擒拿术是中国武术拳法之一,擒拿术是使用刁、拿、锁、扣、扳、点、缠、切、拧、挫、旋、卷、封、闭等招法,进行擒伏与解脱,控制与反控制的专门技术。
擒拿的手法较多,根据关节活动与手法运用特点,常用的有下列17个基本手法:
(1)拿.握捏对方肢体关节,使其内旋和外旋,称里拿和外拿。
(2)缠.双手抓握对方肢体远端,使关节扭屈,有小大缠之分。
(3)背.将对方肢体反关节背负肩背上 ,使其过度伸展,如背肩、肘、腰。
(4)卷.使关节过度屈曲,如卷肘、卷腕、卷指。
(5)压.用力向下压,使关节肢体过伸,如压腕、别肩、别肘、压腿等。
(6)展.使关节过度伸展,如展臂、展指。
(7)蹬.蹬踹对方腿部,使关节过度内翻,如蹬小腿。
(8)抱.双手环抱,使对方肢体不能运动,如抱腿、抱臂、抱腰等。
(9)转.使关节肢体过度扭转,如错颈、转臂。
(10) 锁.使活动部位活动受阻,旋转不动,如锁喉、锁肩等。
(11)分.施力分离关节的正常部位,如分指。
(12)抓.抓住对方要害部位,使其不能活动。
(13)推.使肢体关节远离身体重心,如撑颚、推颈 、揣耳等。
(14)搬。使关节过度展转,如搬头、搬腿。
(15)抠.用指深掐五官或要害,如抠眼、抠鼻、抠腮、掐肩、挖海等。
(16)托。紧握肢体一端,反关节用力上托,如托肘等。
(17)点.进攻穴道,如点死穴、点哑穴、点晕穴等。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武夷山岩茶的冲泡技法
武夷山岩茶的冲泡技法岩茶指的是武夷山区域特有的茶叶品种中中含有岩韵。岩茶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茶区,这边所产的茶基本上都具有岩韵,都可以称为岩茶。岩茶是属于半发酵性质 -
张志磊【拳击运动员】
张志磊,中国拳击运动员。1983年5月2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石槽集乡,1998年张志磊开始接受拳击训练。2007年张志磊获得芝加哥世界拳击锦标赛超重量91公斤以上级铜牌。2008年张志磊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拳击超重量91公斤以上级银牌。2009年张志磊获得米兰世界拳击锦标赛超重量91公斤以上级铜牌。2014年张志磊与美国王朝拳击推广公司签约,正式进入职业拳坛。 -
崆峒派武术
崆峒派武术崆峒(KOGTOG)派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早于少林、峨嵋、武当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著名五大传统武术流派。始祖是飞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学艺,后隐居崆峒山习道研艺。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瓜州(现在的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崆峒派武术取众家所长,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崆峒派武术特点是“奇兵”(兵器),它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形式各 -
崆峒派武术特点历史渊源
崆峒派武术特点历史渊源崆峒派武术从唐朝开始兴盛的崆峒派武术,晚清时达到鼎盛,到了现代,已基本脱离了普通人的视野。以致大多数人认为崆峒派只不过是武侠小说中虚幻的门派。崆峒派为名门正派,武术以剑术为主,走奇险辛辣之道。事实上,崆峒派武学中,剑术只是其中之一,崆峒派多用扇子、拂尘、铁耙、双钩等武器。现代弟子演练武功,用剑的反倒稀少。金庸在崆峒山立碑“崆峒武术,威峙西陲”。而实际上,崆峒派武术流传甚广。在晚清的广东,武术成为抵御外敌的工具。崆峒派第八代掌派袁一飞、第九代掌派胡飞子均立过战功。崆峒派武术并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